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共享经济逐渐认可,共享经济还会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共享经济一度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共享经济新形态的不断涌现: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充电宝……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不仅满足了消费升级背景之下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还催生了经济活动的新模式,在互联网及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起到关键作用。我国人民的消费思想也在发生着改变,目前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随着我国汽车销量的上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涨,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汽车使用成本越来越高,加上停车难、政府出台的限行政策、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买车,而共享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在经历了几年的“高歌猛进”之后,共享经济面临压力,不少相关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暴露出无数问题。共享汽车的各种问题也显现,比如安全隐患、违规停放、押金难退、法律法规空白等在各个城市层出不穷。共享汽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一直为人们所密切关注,并被视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纵观共享汽车在全球的发展,目前尚未有十分成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范例。但是,共享汽车的市场需求真实存在,其发展仍需继续探索新方向,不断减少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阻力。
朱学杰(2016)在《国内汽车共享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中,从共享汽车现状、用户认知度和满意度及社会环境几个层面着手分析,可以得知,共享汽车目前在我国普及度并不如国外这么高,并且对于用户而言,会受制于汽车使用者还是拥有者的局限,导致用户满意度较低,共享汽车在我国前景好,但依据现状而言,仍有改善和发展的空间。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第一章节:绪论部分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文献综述进行分析,并对论文研究的思路、内容以及目标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节:首先解释了共享经济的概念,然后说明了共享汽车的意义,并且也去分析了解了国内外共享汽车的发展现状,对整个共享汽车行业做了初步了解。
第三章节:在了解共享汽车整体发展情况之后,针对苏州共享汽车做了相关调查问卷研究,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即使用人群、共享出行的原因、接收押金范围;第二部分使各品牌的选择、使用感受以及使用评价等做了相关调查。并且针对调查结果,归纳总结出使用率较高的品牌相较于其他品牌有哪些优势。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方法:1.文献研究法:论文着重收集一手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问卷调查法:论文中采用调查问卷,征集用户的使用反馈和优化建议,形成大数据。
3.实地考察法:将对共享汽车的合作点位进行走访,考察共享汽车点位上出现的诸如卫生、汽车外观、操作安全性、提车便利性。
4. 参考文献
1.仝德,周心灿,龚咏喜.基于大数据的上海市共享汽车出行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2):2035-2047.
2.王丰龙,王冬根.北京市居民汽车使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69(06):771-781.
3.仝德,周心灿,龚咏喜.基于大数据的上海市共享汽车出行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2):2035-2047.
5. 工作计划
2022-04-09至2022-05-07: 完成论文初稿,补充资料等工作;2022-05-10至2022-05-21: 论文再修改、定稿;2022-05-24 至 2022-05-28: 论文打印、装订,准备答辩,答辩等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