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有效地缓解了多年来北方冬季严寒缺菜,南方夏季炎热蔬菜稀缺的状况,同时也在促进农民致富,提高国民生活与健康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地处南北之交的长江流域地区,虽不是我国设施蔬菜的最优产业带,但具有社会、经济资源丰富,蔬菜物种多样性以及科技创新支撑等显著优势,形成了若干极具特色、高效可持续的设施蔬菜产业化生产模式[1]。不结球白菜(又称小白菜)为主体的不耐贮运速生叶菜,以及地方名特优新与异地有差别的蔬菜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设施蔬菜发展的重要内容。
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sp.chinensismakino)原产中国。是人们喜爱的大众化蔬菜,现占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蔬菜复种面积的30%~40%,而且北方也大量引种栽培[2]。近年来,东南亚、日、美及欧洲一些国家也广泛引种,逐渐成为世界性蔬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选择食物时,不仅已注重其食用价值,而且重视其保健价值。紫色不结球白菜(又称紫色小白菜)属于彩色白菜的一种,它体内富含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重要的水溶性天然植物色素[3,4],属于类黄酮物质,在植物体中广泛分布。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如强抗氧化,即强清除自由基能力,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突变和辐射、调节血小板活性、防血小板凝结、免疫调节活性等[5,6]。紫色小白菜生长速度较慢,其叶片正面紫色,背面绿色,叶脉紫色,叶柄翠绿[7]。在秋季栽培条件下,由于阳光充足,叶片的亮紫色表现尤为突出。紫色小白菜色彩鲜艳,不仅丰富了小白菜的品种类型,而且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色素的来源。初步试验认定其新奇的紫色是花青素含量较高的表现,但其花青素的合成途径尚不明确,除了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外部因素如光照,温度,氧,酶,金属离子等对其也有影响。本课题主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其花青素合成的影响,以推动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拓展白菜的种质资源。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1.研究目标: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紫色不结球白菜花青素合成的影响,选择适宜紫色不结球白菜花色苷类物质合成光调控策略,从而为紫色不结球小白菜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2.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试验拟采用穴盘育苗法,以紫冠为材料。穴盘的基质是草炭:蛭石为2:1,加入少量的爸爱我有机肥,紫色不结球白菜种子经浸种催芽后,播种于穴盘中进行育苗,待幼苗2叶1心时定植于盆钵内。幼苗预培养一周后进行遮光处理,处理10d后,分别取样进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花青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实验,研究光照强度对紫色不结球白菜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同时,与同组实验的同学形成对比,探究比较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紫色小白菜花青素合成过程中含量的差异,探讨光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2.6-2012.8:制定试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查阅相关文献;
2013.4-2013.6:播种育苗,精心栽培小白菜,进行叶绿素含量、花青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类黄酮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2014.2-2014.4:实验总结,分析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