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在世界各地的棉区中,棉花黄萎病(cotton verticillium wilt)是一种发生普遍的棉花病害,现已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1914年,carpenter首次报道在美国弗吉尼亚发现棉花黄萎病,随即迅速蔓延至密西西比、阿肯色、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等州。
在其它各国的产棉区均陆续报道了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每年因为棉花黄萎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通过dna和rna水平的检测,结合靶标基因直接敲除技术,验证大丽轮枝菌致病力丧失突变体6c4中突变表型和突变基因是否存在相关性。
2 研究内容2.1 分别在dna和mrna水平,通过pcr和半定量pcr验证大丽轮枝菌致病力丧失突变体6c4的插入位点和其突变基因的表达情况。
提取野生型菌株v07df2和突变体6c4的基因组dna,验证t-dna在6c4中的插入位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技术路线大丽轮枝菌突变体6C4中突变基因的鉴定和初步分析------1.提取RNA比较突变体6C4和野生菌V07DF2的RNA表达量 2.对野生菌V07DF2定点基因敲除,比较敲除后的菌物生长形态与突变体6C4的差异 3.提取6C4和V07DF2的DNA,验证6C4中T-DNA的插入情况。
-------突变体6c4与野生菌V07DF2比较所缺失片段的验证实验的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前已有较多的实验室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菌物缺失片段验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法。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菌株和突变体是以前没有报道过的。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项目可对突变菌体6c4的缺失片段鉴定和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大丽轮枝菌的致病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