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若虫的发育观察开题报告

 2023-02-13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 属半翅目粉虱科, 最早报道在希腊的烟草上发现,。我国最早报道是在1949 年。虽然发现较早, 但烟粉虱造成严重为害并引起众多研究者关注却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随着烟粉虱研究的开展, 对其寄生蜂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研究资料也越来越多(王继红,2011)。在我国,烟粉虱已经成为一种重要害虫,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也迅速成为研究热点(陈庭慧,2009)。应用丽蚜小蜂( encarsia formosa)防治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是全球传统生物防治的成功典范之一。

丽蚜小蜂属膜翅目蚜小蜂科( hymenoptera: aphelinidae) 恩蚜小蜂属( encarsia) , 可寄生8 个粉虱属15 种寄主, 但主要寄生烟粉虱和温室粉虱若虫。由于烟粉虱和温室粉虱寄主植物广泛, 危害严重, 抗药性产生迅速, 因此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就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表明丽蚜小蜂能够成功控制温室粉虱的为害, 而近年来,烟粉虱暴发, 利用丽蚜小蜂寄生性天敌控制烟粉虱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

目前关于丽蚜小蜂与烟粉虱若虫之间的寄生与被寄生关系研究重点还是集中在丽蚜小蜂的行为学上。此外,寄主以及寄生蜂的种类以及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也有影响(李元喜,2011)。张世泽等(2003)对两种不同地理种群的丽蚜小蜂在某些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方面存在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考察丽蚜小蜂寄生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观察丽蚜小蜂的生长发育。

2.研究内容:在温室中通过接种将丽蚜小蜂寄生在不同龄期的烟粉虱若虫上,再对被寄生的烟粉虱若虫进行连续且规律的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情况,最终将结果进行统计。

通过同一叶片上被寄生的若虫与空白对照的对比,以及方差分析等得到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寄生的影响结果。重复上述内容,获得更加强有力地数据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1.1通过离体培养生长势较好的番茄叶片并在其上接种成对稳定产卵的烟粉虱成虫,使其在叶片背面产卵,24 h后去除烟粉虱成虫。番茄叶片继续在培养皿内培养,直至卵孵化完全为止。

1.2用挑针挑去少数龄期与目标龄期不一致的若虫,保证即将接种的烟粉虱若虫发育进度基本一致。每24 h观察一次,检查烟粉虱的发育状态。开始按照不同发育阶段接丽蚜小蜂,分别为2龄、3龄、4龄。寄生前对离体叶片拍照并打印,标记每头烟粉虱,寄生时要观察丽蚜小蜂的寄生行为以确认烟粉虱被寄生,主要观察若虫体表是否有因寄生产生的穿刺孔。每片叶片上接近一半数量的烟粉虱若虫被寄生后,清除丽蚜小蜂,将叶片移至盛有培养液的培养瓶内培养,以保证叶片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本次实验是第一次对之前有人提出的关于寄生蜂寄生会影响丽蚜小蜂若虫蜕皮的猜想的验证,同时延伸出的关于丽蚜小蜂寄生对寄主群体的雌雄比例的影响的观察也是第一次。实验的数据量比较大,层次感强。

2.实验中对烟粉虱的观察与测量与传统方式不一样的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软件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拍照记录、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3.在实验中,并未使用微虫笼进行接种培养,而是直接运用离体培养的叶片作为载体,从而使实验的可操作性更加灵活,避免了对若虫测量时所带来的不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3年8月-2013年9月 种植番茄植株,建立烟粉虱及丽蚜小蜂室内种群;

2.2013年9月-2013年10月中旬 进行丽蚜小蜂寄生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3.2013年10月中旬-2013年11月 对于实验材料以及实验器材的处理,然后将所得到的的数据进分析,得出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