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比较开题报告

 2023-01-16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商业银行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下,纷纷利用自己拥有的优势大量经营表外业务,以获的更多的非利息收入。随着表外业务的大量增加,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也迅速增长,表外业务已成了西方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仍然以传统银行业的存贷业务为主,虽然表外业务取得较大发展,但经营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在不少表外业务领域还是空白,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加深,受世界范围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品种,这也表明我国表外业务的发展极具迫切性,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在表外业务的发展上有巨大的潜力,借鉴与吸收国外银行在表外业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是大有可为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我国也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路径分析为基点,对比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表外业务的发展阶段并分析原因,用过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还需具备的条件,提出我国表外业务成熟化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路径,通过把握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吸收其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指出合理化路径。同时把握自身存在缺陷,风险问题和外部环境的不足找出完善自身的方法。提出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运行发展的策略与建议,着重分析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近几年发展趋势及探讨其运作的方法,量身订做合法性,合理性的发展方式。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表外业务发展,国内学界认为:

1、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风险防范上看,范晓英(2009)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表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各类商业银行经营过管理仍然以存、

贷款业务为主,表外业务为辅,并且表外业务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代理类业务。王东明(2009)的观点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呈加快态势,业务创新日趋活跃。从上市银行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近两年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狂飙是银行利润迅猛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顾问、咨询业务手续费及信用承诺手续费等收费业务均出现大幅度增长。李晶(2011)则表外业务作成一种新兴业务,逐渐成为一个银行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象征和标志,是高技术含量、高服务水平的代名词,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国内银行业与国际接轨。曲亮(2013)是在监管当局宏观调控收紧银根时,银行通过银信合作等产品实现#8220;信贷腾挪术#8221;,将贷款利息收益转移给理财产品投资者,自己获得表外业务费用,既满足了监管当局贷款额度的约束,又维护了客户需求,调整了信贷资产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主要分三部分:1介绍表外业务的基本概念和现实中国内外表外业务发展现状。2比较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形势和特色,用比较法分析我国表外业务目前存在的缺陷。3找出问题结合金融全球化,量身订做符合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完善目标和实现的手段。

5. 参考文献

[1] 岳阳.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浅析[j].北京: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资产风险管理部,2008.11

[2]刘庆峰、付瑞利.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分析[j].内蒙古统计,2007.3

[3]王怡.改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j].财会通讯,2008(4):3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