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信用评级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11 09: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有着杰出的贡献。

但是目前在小微企业的发展中由于数量众多,信息量巨大,严重缺失管理结构等问题,信息的整理、安排、分析相对复杂,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得益于大数据技术,目前互联网信息库中的信用信息含量非常丰富,并且简化了信息检索流程,拓宽了评级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途径;应用大数据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的整合效率,为信用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提供帮助,进一步获取所需的评级资料,对减少企业收集并处理信息的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关键问题: 1、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我国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现运行信用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外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比较存在的不足之处;3、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模型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完善措施。

难点1、概念的界定。

有关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已有不同理论成果,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对信用评价方法进行界定;2、搜集现行的信用评价方法,提炼和总结针对出现的运行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决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小微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量九成以上,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量九成以上,小微企业的产值占我国gdp六成以上,小微企业在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推动创新、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加上小微企业缺乏担保物,企业治理和财务体系不规范,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小微企业真实的状况,怕承担极大的违约风险,使得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支持,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

朱兆迪,尚林波,吴婷(2019)在大数据下小微企业信用分析提出:信用评级是对信用价值的一种判断,金融机构以此价值判断为基础,决定授予信用主体某种机会、某笔商业交易或具体的融资金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第一部分: 绪论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第三部分: 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方法第四部分: 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 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模型构建第六部分: 基于大数据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完善措施第七部分: 结论和期望

5. 工作计划

① 查阅与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大数据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利用大数据改善信用评级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② 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③ 进行实地调查及访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论文周计划:2022-2022-1学期第13周以前完成选题第14-15周 下达任务书,论文开题。

第18-21周 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初稿。

(因考研等申请延迟的,本学期只要完成开题报告即可,相应的周计划请按照要求顺延)(注:2022年考研结束,即18-21周可安排一定工作量,其余可安排在下学期)2022-2022-2学期第5-7周 完成论文二次修改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