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众所周知,发展变化着的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那些资金缺乏又不愿意放弃发展机会的企业乃至政府公益机构,通常需要融资手段来获得发展资金。
股票的意义就在于此,与储蓄、债券等其他形式一样,股票是资金融通的重要形式之一。
然而,股票与股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利用搜集的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对比分析、建立模型,分析影响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的显著的因素;分析国内外股市之间的差异,得到国内股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如何?与国际股市发展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造成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哪些?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主要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解决?有哪些解决方案?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引言股票市场的内涵 (一)股票市场的概念 (二)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 第二部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理论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股票市场的机制问题 (二)上市公司存在缺陷 (三)证券中介机构的问题 (四)投资者的问题 (五)证券法规的滞后 (六)证券流动性问题第四部分:实证和规范研究相结合,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市场发展机制 (二)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三)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完善证券市场体系 (四)规范机构持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 (五)加强股票市场法律法规建设,依法治市通过对经典模型的简化来进行数理建模,运用数据模型对形成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推导出其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并对比分析不同风险成因存在的差异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时间序列,使用面板对中国股票发展进行实证分析。
而最后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案等问题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陈健、曾世强、李湛在《中国股票市场行业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中的两个方面所进行的研究,首先是利用分解法将股票市场行业整体平均风险分解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步艳红在《中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分析》中以我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及其成因作为分析对象,运用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知识,通过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较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根据廖理、贺裴菲、张伟强、沈红波等人在《中国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交易研究》中写道:在过去十年中,交易者的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市场属性的,过度自信是交易者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模型框架下,研究了交易者过度自信对市场特性的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完成文献综述,交指导教师审阅;根据文献阅读和研究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翻译外文文献;收集研究所需要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整理;集中精力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进行中期检查,填写中期检查表;修改毕业论文,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撰写方案:一、引言,提出研究背景二、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状况综合评述。
三、数据和方法,对数据来源和文章所用方法叙述。
四、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性分析。
5. 参考文献
[1]《中国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交易研究》廖理 贺裴菲 张伟强 沈红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2]李心丹、王翼宁、傅浩,2002,《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11期,54-63[3]陈日清,2011,《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行为比较研究》,《投资研究》第12期,25-37[4]网络金融[M]. 中国审计出版社 , 崔晓峰,王颖捷主编, 2001[5]《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研究》 孙云辉 2014年4月1日,中国经济出版社[6]中国股票市场开放式集合竞价对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 许香存,李平,曾勇.金融研究. 2007(07) [7]证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指标及计量理论[J]. 陈启欢,杨朝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08) [8]订单驱动型市场的系统流动性:一个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J]. 宋逢明,谭慧.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5(03)[9]《中国股票市场行业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陈健 曾世强 李湛 Systems Engineering,2007年12期 ,ISSN:1001-4098,中文核心期刊[10]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J]. 张宗新,朱伟骅.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12) [11]行业股票价格指数波动特征的实证研究[J]. 劳兰珺,邵玉敏.南开管理评论. 2005(05) [12]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测度的实证研究[J]. 宋逢明,朱世武.中国货币市场. 2002(04)[13]《中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分析》 步艳红 中共中央党校[14]金融市场风险测量的总体框架[J]. 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国际金融研究. 1998(09)[15]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瑞龙主编, 2001[1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吴易风著], 2001[17]网络金融[M]. 中国审计出版社 , 崔晓峰,王颖捷主编, 2001[18]《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股市市场风险比较研究》 林勇 李艳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黄达.金融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570-571[19]王新宇,宋学峰,吴瑞明.基于AAVS-CAViaR模型的股市风险测量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0(6):326-333[20]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瑞龙主编, 2001[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吴易风著], 2001[22]Benos A.v.,1998,#8221;Aggressiveness and Survival of Overconfident Traders#8221;,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1,pp.353-38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