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监管业的警示开题报告

 2023-02-07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次级抵押按揭贷款危机初露端倪,在短短的数月之内,其发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危机对国际金融业,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迫使多个国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了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的影响扩散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蔓延,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的最终酿成了历史上少见的全球性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的危机.美国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评级机构在危机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因而危机发生时,金融机构受到的损失也最为惨重.从现实的意义看,美国次贷危机的惨痛教训为我国波动的房地产市场敲响了警钟.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是,房价由2007年的高企降低至峰值的一半,不少投资性购房者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萎缩损失惨重,随之谋求风险的转嫁渠道,而未购房者出现了严重的持币待购心理,政府出台的相关刺激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未见效果,这些经济特点与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国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的意义在于理性的看待美国的次贷危机并力争得出符合我国国情,能够指导实践的,具有可行性的商业银行房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深入分析此次次贷危机的成因,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加强金融市场风险监管和预警,加强出口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与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关键问题:美国次贷危机中出现的的金融监管问题对于我国金融监管业的借鉴意义与政策实质上的指导性建议。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自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来,国外大部分学者应用了已用的金融理论对此次危机进行了解释。包括公共利益论,金融内在风险的监管需求理论,金融监管的效应理论,金融约束理论,金融中介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次贷危机发生后也应用了大量理论进行解释。张波在对于《现代化金融监管构架蓝皮书》的分析中指出美国根据其自身的实情,制定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改革总计划,对整体市场的监管原则,监管主体,监管权限都提出了较为详尽而有针对性的构想。

陈柳钦从美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出发,分析其结构和缺陷。双重头式金融监管体系不仅是美国联邦制度高度分权要求的。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发挥监管专业化分工优势,也加强了竞争优势。但是多头监管,监管疏漏,监管失控等问题也会不断涌现,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14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2.2022年3月19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3.2022年4月15日前-根据指导老师的指导与建议,修改并提交二次论文草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自力.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j].中国金融,2008(2o):10

[2]刘国亮理性透视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愿因.河北金融,2009.03

[3]张波.基于市场转型的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从1999年现代化法案到次贷危机.南方金融,2008(10)0040-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