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散射过程中,测得的拉曼光谱中瑞利散射峰比斯托克斯峰和反斯托克斯峰的信号强度大了约3个数量级,很难对这两种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因此拉曼检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是对拉曼信号进行增强[1]。
在1928年,印度科学家c.v. raman首次发现拉曼散射现象后,由于其信号微弱难以观察到明显的拉曼光谱。到1974年,fleischmann等人发现拉曼散射信号在粗糙的银电极表面能够获得增强。于1978年,moskovit正式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sers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限低等优点,在环境保护、生物检测、医学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在硅片表面自组装ps微球,并将其转移固定与压敏胶表面后用等离子体进行刻蚀使球表面粗糙化,浇铸pdms预聚体和固化剂,待pdms固化后将其剥离,溶解表面的ps球后即可得到具有周期孔洞结构的pdms衬底,最后通过溅射在衬底表面生长银纳米颗粒,并对其sers性能进行研究。
研究目标为以自组装的有序排列的ps球为模板获得具有周期结构的衬底,并通过溅射法在该衬底表面生长sers活性银纳米颗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为材料制备结合性能表征。首先制备具有周期孔洞结构的pdms衬底,再利用溅射法获得sers基底,并用sem、拉曼光谱仪等对基底的光学特性进行表征。
技术路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理学院实验室拥有激光拉曼光谱仪、激光光源等测试设备及结晶紫等相关的化学试剂。
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可查阅、下载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