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倒逼”机制研究——以“李文亮医生逝世”事件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04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网络舆论格局。随着社会公民民主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增强,公众越来越热衷于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和看法。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社会舆论热点,发现此类热点事件都具有同一特性,即事件的源头都是起源于微博、微信、论坛等互联网新媒体,进而产生大范围的传播和扩散。部分源于新媒体平台爆料、经过新媒体迅速发酵扩散产生的舆论绕过了传统媒体,进而演变为舆论向官方施压,“倒逼”官方作为。

不仅如此,“舆论倒逼”的一些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政府的公正形象,影响社会稳定和谐。总结近几年的“舆论倒逼”事件,都可以看到“舆论倒逼”给政府施加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这种舆论压力迫使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快解决事件,回应社会关切,最大程度地降低舆论事件的负面影响。笔者选取的是“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逝世”这一举国关注的舆情事件,事件中网民在微博中为李医生遭训诫、抢救真相的声讨督促是推动调查的重要动力甚至是原动力,是典型的“舆论倒逼”现象。

结合典型事例研究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倒逼”,对于政府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完善舆情应对机制,提升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关键问题

本文从“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逝世”这一舆情事件入手,关键问题在于分析新媒体时代下“舆论倒逼”现象的特点、“舆论倒逼”现象中的舆论演变过程、“舆论倒逼”现象如何产生、有何积极作用及消极影响这四个方面。

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新的媒介形态逐步出现后,不仅改变了舆论的形成模式,也增加了控制公众舆论的难度。同时,非官方的主导舆论的力量越来越强,舆论不再像以往必须依靠官方媒体才能形成和发展,官方媒体也会被舆论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倒逼”的功能越来越凸显,在最近几年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

在《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中,祝华新第一次提出了“倒逼模式”的概念,他认为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倒逼政府部门改革,促进官民之间互动的有效方式。如今,公民民主法制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会通过自媒体为自我发声、为正义发声,舆论中集聚大量民情民意。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倒逼”现象更为普遍,影响力更大。然而目前,国内关于“舆论倒逼”的相关文献比较少,还没有专门研究“舆论倒逼”现象的专著。经查找,笔者发现学者们对“舆论倒逼”现象的研究集中在“舆论倒逼”的概念及产生原因研究、网络舆论监督倒逼机制研究、应对“舆论倒逼”的策略研究和“舆论倒逼”的社会影响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舆论倒逼”内涵辨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0日——2022年11月11日拟定选题。

2、2022年11月11日——2022年11月20日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并分类总结,完成文献综述。

3、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月10日 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效资料,积累最新信息,跟踪最新新闻报道,结合指导教师意见加工修改,完成开题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17 页.

[2]钟朋荣.中国通货膨胀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3]HeatherSavigny. Public Opin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ternet[J].Politics, 2010, 22(1):1-8.

[4]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J].当代传播,2011(6).

[5]丁柏铨.略论舆论倒逼[J].新闻记者,2013.(4).

[6]姜弟红,江丽娜.双层舆论空间博弈中的“舆论倒逼”——以“延安城管打人事件” [J].新闻世界,2013(9).

[7]黄丹丽,高维新. 网络舆论监督倒逼机制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4).

[8]杨静.略论“舆论倒逼”传播机制与路径[C]. 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 中国湖北武汉,2013(12).

[9]王爱玲,王琰.自媒体平台下应对“舆论倒逼”的策略研究——以新浪微博“陈永洲事件”为例[J].新疆社科论坛.2014(6).

[10]罗娟.自媒体时代“舆论倒逼”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5).

[11]王洁,王艳玲.自媒体时代舆论倒逼现象的有效引导[J].现代传播.2015.(1).

[12]吴尚,张光华.“舆论倒逼”的形成条件、影响及应对策略[J].学理论.2016(9).

[13]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7.

[14]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

[15]谢金东,杨维东.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管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2.

[16]刘伯贤.网络舆论引导艺术:与领导干部谈识网用网[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