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唐代是诗歌层出不穷的时代,闺怨诗也处于繁盛时期,唐代重视道家道教,大唐诗坛最富盛名的女冠诗人应运而生,代表人物是薛涛、鱼玄机、李冶,她们游离在红尘世俗之中独立于仙风道观之外而被世人戏称“女妓”。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上、宽松的社会风气中、女性地位提高下,女冠诗人以一种独立的姿态登上大唐诗坛舞台,在众多杰出的文人中大放异彩。
文坛上研究唐代女冠诗人不乏较有代表性的有:赵莉《唐代女冠诗人及其诗歌研究》一文从地位和教育两方面研究唐代女冠诗人的生活及其创作的影响;高利华《道教与师教中的奇葩——论唐代女冠诗人》一文从唐代社会风尚、女冠诗人的阶层生活等方面进行研究,邱瑰华在《论唐代女冠诗人的社会交往与创作关系》一文中指出在与男性诗人酬唱交往中提高了才气;李陵《经典的边缘——唐代女诗人生活与创作的两重特质》一文中指出唐代女性诗人的生活状况,女性诗人创作受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双重影响。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第二部分闺怨诗创作概况及情感内涵。闺怨诗题材的溯源,唐代女冠诗人诗歌创作综述,唐代女冠诗人“闺怨”题材的表现,即诗中所蕴含的痛苦感伤的真实写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情感表达,诗歌中不单是忧郁感伤,而多了意绝反省之感。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注重文献研究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专著、期刊文章、学位论文,进行文献研究。
1、在探论唐代女冠诗人时,注重文献研究法;
4. 参考文献
[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2]张篷舟校注.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版.[3]陈文华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郑振铎.插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版.[5](明)钟惺.名媛诗归.四库全书存目丛书[M].济南:齐鲁书社,1997.[6](清)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余冠英选注.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第二版.[8]施蛰存.唐诗百话[M].北京:京华出版社,1987.[9](元)辛文房 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M].河南:中州出版社,1987.[10]苏者聪.闺帷的探视——唐代女诗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11]乔以钢.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1988(01).[12]常昭.寒砧与相思.[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01).[13]刘红旗.唐代闺怨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漳州师范学院,2009.[14]任靖宇.薛涛诗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5.[15]聂艳莲.李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10.[16]彭琼.鱼玄机及其诗歌成就[D].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0.
5. 工作计划
1、2022.11.15—2022.01.0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2、2022.01.05—2022.03.0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3、2022.03.06—2022.03.25 完成开题报告4、2022.03.21—2022.03.25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5、2022.03.26—2022.04.25 完成论文初稿6、2022.04.26—2022.05.25 完成论文修改稿7、2022.05.26—2022.05.30 交定稿(2份),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8、2022年6月初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