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1. 研究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不断加强,集中表现在非金融企业使用大量资金参与金融市场。
而非金融企业参与金融市场是否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宏观角度,还是从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角度,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研究都显得格外重要。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的问题 1.研究的目标 (1)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研究与中国的制度背景相结合。
(2)计算1992-2018年每一年的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
(3)利用实证研究,证明金融政策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的相互关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的梳理,并且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典型分析,结合公开数据,来总结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发展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发展做趋势性的判断。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路径选择的情况。
在回顾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对该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总结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一般性规律。
4. 研究创新点
四、创新之处 1.创新性地将中国企业金融化的分析置于宏观经济框架之下,并且对每一个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2.将狭义金融资产金融化与广义金融资产金融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及将狭义收益金融化与广义收益金融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能够比较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且说明广义与狭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3.将企业金融化这一微观视角的研究置于金融政策分析的宏观背景之下,弥补了微观分析的缺陷,能够纵览全局地看待问题。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本次研究从2019年1月开始,以下为计划安排:2019年1月——2018年2月:查阅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学习分析研究方法,掌握一些理论基础知识,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深入阅读及整理,利用所查阅的资料及文献进行简单的梳理分析。
2019年2月——2018年3月: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利分析模型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2019年3月——2018年4月:根据分析好的数据得出基本结论,撰写论文草稿,并交与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