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融科技正在以技术化、数据化、场景化的发展趋势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发展。但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却呈现出相反的走势。在衡量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率水平时,净息差是最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主要从资产和负债两个角度,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建议。总而言之,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净息差是否具有显著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分析,探讨金融科技对于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具体影响有哪些。主要采用的方法是eviews的回归分析模型。通过确定投入和产出变量,建立适当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wonglimpiyarat(2017)创设性的提出了系 统 创 新 模 型 ,通过该模型跟踪技术发展和扩散的进展和模式。他的研究表明,金融科技为许多商业银行改善其金融服务效率,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会加速了金融科技领域创新的步调,并与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研究虽然 肯定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正向影响,但也揭示了 竞争因素给银行带来的负向冲击。
李宁果(2021)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分析商业银行净息差后认为,商业银行净息差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存款成本。商业银行应当加大核心存款拓展能力,通过不断完善系统平台建设,强化支付结算 和现金管理产品功能,加大产业链金融发展力度,增加客户 粘性,提高交易性资金沉淀,提升活期存款占比,优化负债 期限结构。同时推动风险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后,需要大力推动零售业务发展,加快推动零售业务的线 上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产品创新,实现科技赋能,打造批 量获客场景。
张建波、王曦 、张金慧(2021)通过对2021 年 上半年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型银行财报数据分析,分析了各大银行的nim对标总体的情况,并从资产和负债两大方面分析原因。作者认为,商业银行提升净息差应当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客户综合金融需求,以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同时要优化资产结构,稳存增资,推动负债高质量发展。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1年12月1日--2021年12月20日搜集和阅读文献,确定论文研究框架
2021年12月21日--2022年12月31日撰写开题报告
2022年1月11日--2022年2月1日确定样本并搜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5. 参考文献
[1] wonglimpiyarat j .fintech banking industry:a systemic approach.foresight.2017,6(19):589-601.
[2] hancock d.,d.b.humphrey and j.a.wilcox. cost reductions in electronic payments.journal of bankingand finance,1999,23:391-421.
[3]saunders a and l.b schumacher.the determinants of bank interest rate margins:an international stud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0,19:813-83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