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业保险是我国最重要的保险之一,也是农业风险转移的一种重要手段,被视为农业现代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在稳定农业经济、推动农业新型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因其自身的地域性、周期性等特点,在发展和推广过程中面临管理和技术障碍。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研究其需求影响因素和发展新型农业保险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央提出要加快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新,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风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优先,加快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为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可行的建议,更快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影响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并为我国的农业保险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各国的农业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遭受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2012年我国民政部国家减灾网的资料显示,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受灾人次达到2.9亿,90.6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高达2496.2万公顷,其中182.6万公顷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4185.5亿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00余个县(区、市)不同程度收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占全国县(区、市)总数90%以上,其中,5次以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县(区、市)多达900余个。我国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到很多家庭的正常生活。在天气灾害造成的农业风险压力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的补偿模式却还主要局限于政府的无偿救灾与救济、民间捐款等模式,这些模式从补偿效率和公平性上来说都不是最优选择。
我国农业保险目前的情况是需求和供给都严重不足,赔付机制、费率问题、法律洁规也不完善。不仅如此,我国对于农业保险的系统性研究也缺乏创新,无法真正解决农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我国农业保险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和保险产品来解决这一困境,这对我国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本文研究的内容,符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公司较少,险种不多。通过调查,保险公司普遍认为农业保险存在营销难度大,成本高,理赔勘查难度大和赔付率高等特点。一方面财产保险公司在有的保险项目中得不偿失。在1982-2004年,全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共计80.98亿元,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达87.24%,大大高于一般财产赔付率53.15%的平均水平,也超出了保险界公认的70%的盈亏平衡点,如果再加上接近保费收入的20%的经营费用和其他费用,农业保险的平均综合赔付率超过120%。这都使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从而与一般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严重背离。另一方面有的农业保险赔付条件较为苛刻,农民满意度较差。如在农房保险中主要灾害为火灾,一旦灾害发生后,农户损失巨大几乎片瓦无存,而在实际赔付时,农户一般只能得到少部分补偿。也有一些灾害损失因未满足赔付条件,而未获得赔付,使农民对农业灾害保险丧失信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选题,领取任务书,搜集论文相关资料。
2. 第一阶段:编写论文开题报告,纲目、摘要、关键词。
3. 第二阶段:学生根据论文纲目、要求,整理收集资料、实施论文编写、完成初稿等。
5. 参考文献
[1] 李鑫.农业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一一基于山东省栖霞市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
代.2013,30:93-95.
[2] 李建英,许世瑛.农业保险政府补贴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