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移动支付方式的日益完善从而改变了人们以往的消费、储蓄、理财和支付方式。然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传统银行利率不能够满足这些积累的资金收益要求于是这些资金便去探求寻找更高利率的投资收益,但是由于中国对利率实行管制的政策和目前现金市场均衡利率的矛盾不均衡。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快捷的理财需求和高利率投资收益的渴望,互联网与金融服务的相结合从而诞生了如余额宝、理财通之类的理财产品。新型互联网货币基金的产生使得传统银行的存款总量下降,并进一步迫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本文就此对新型互联网货币基金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进行分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通过近几年新型货币基金发展的状况来探讨互联网货币基金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其他国家新型互联网货币基金在利率市场化的方面的推动作用来类比分析我国新型互联网货币基金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到了哪些好的方面和新型互联网货币基金在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进行分析。
写作提纲
1.简单介绍其他国家新型货币基金在利率市场化中历史(以美国为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p2p网贷、移动支付、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方兴未艾。尤其是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热销,引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民理财热潮。大量的资金从传统的商业银行流向这些收益类更高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发展极大意义上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因此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考察国内外的文献,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目前国内针对新型互联网货币基金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观点--新型互联网货币基金助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国内诸多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原本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打破了原本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宋秀芳(2014)在第一财经日报中说道: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大潮必将改变和推进央行掌控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节奏和进程。刘振冬(2013)在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中指出货币基金借互联网之东风,打破资金价格垄断,倒逼利率市场化加速。此外,虽然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互联网货币基金会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但是仍然有少数学者对互联网货币基金抱有质疑态度,严圣阳在其互联网货币基金隐忧与前景分析中写道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投向单一、规模容易波动、垫资风险、同质化竞争等风险让其
高收益率不具备可持续性,竞争加剧导致市场结构分化,从而导致互联网货币基金对推动利率市场化显得力不从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的计划安排
2022年11月选定论文课题。
2022年12月--2022年1月18日搜集并广泛阅读相关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余额宝提高利率市场化效率 孕育成长与创新空间,2014(1):66
[2]王江渝.理财产品收益率在利率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金融,2013,(10)..
[3]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11,(1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