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思考开题报告

 2023-01-14 11: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中介机构,这一概念诞生于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因其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而广为人知。近些年'影子银行'在我国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金融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扩大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弥补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覆盖面的不足,但同时也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对'影子银行'的定义、发展现状和形成原因以及其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际监管对策和方法迫在眉睫。

影子银行能够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在金融危机后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影子银行无论是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与美国影子银行都有较大差别,并且不像美国影子银行那样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的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出现。所以,应尽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运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在借鉴美国金融改革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监管的对策,使其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积极的融资作用,更好的为中国金融发展做出贡献。先主要对影子银行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首先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给影子银行一个明确的定义,然后详细地分析和阐述了影子银行的特点,分析了传统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区别。再介绍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同时分析我国目前影子银行的构成情况,总结我国影子银行兴起和快速发展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考察我国对影子银行监管的现状,总结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主要介绍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运行机制,重点分析美国在金融危机前后对影子银行监管的措施以及政策的改革。将我国的影子银行与美国影子银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影子银行在其构成以及运行机制、风险传递、资产证券化的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影子银行在美国发展最为成熟,美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对我国肯定具有借鉴意义。但是考虑到我国的现状,有必要结合我国的情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旨在完善我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最后在以上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首先要完善影子银行的监管立法、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其次要建立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隔离机制、防止风险传递,加强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要求;最后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拟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影子银行定义及范围界定追溯影子银行研究文献发现,#8220;影子银行#8221;一词最早可能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183;麦考利2007年提出。当时,并未给出这一事物的具体定义,而仅是用来泛指有银行之实而无银行之名的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论文的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重点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综述。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以及不足之处。

2、主要介绍影子银行等基本理论基础,阐述银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区别。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王海全,郭斯华.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传导与金融风险防控[j]. 金融与经济. 2012(12)

[2] 贾俊生,杨传霄.影子银行的运行特征与监管[j]. 中国金融. 2012(22)

[3] 杨小平.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影响[j]. 中国金融. 2012(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