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 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
在人类还没有找到理想替代石油和煤等核心能源之前是很好的过度性技术,电池虽然不能自己产生电能,但是它可以储存携带能量,可以把能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减小人们对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丶掌握电池性能参数;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常用的电池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分析动力电池在不同电流和电压以及不同温度下对充放电过程的动态和稳态的影响,了解电池的动态特性。
2)丶系统的监控单元、充放电单元、电池参数测量单元设计。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题目以锂电池储能控制系统为对象,运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和plc技术,完成锂电池储能控制系统。使学生掌握电压电流参数检测、数据传输、参数调节等方面的分析、设计、仿真和调试的方法与步骤。
毕业设计任务:
1、应具备以下条件:计算机一台,plc开发软件各一套。
4. 参考文献
(1) 陈建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 张万忠.可编程控制器入门与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3) 胡信国.动力电池的进展[J].电池工业,2007,12(2):113-118.(4) 历海艳,李全安,文九巴等.动力电池的研究应用及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6):35-39.(5) 陈在平.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 吴晓君,杨向明.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7) 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赵俊生.电气控制与PLC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 工作计划
1) 第03-04周:收集资料,知识准备并完成开题报告;2) 第05-06周:系统方案设计及可行性研究;3) 第07-09周:系统硬件设计及绘图;4) 第10-12周:系统软件设计及编程;5) 第13-14周:系统的硬软件调试和设计收尾工作;6) 第15-17周:撰写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答辩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