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出现了各种新颖的脉搏测量仪器,特别是电子脉搏仪的出现,使脉搏测量变得非常方便。脉诊在我国已具有2600多年临床实践,是我国传统中医的精髓,但祖国传统医学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进行病情诊断,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科技的创新,脉搏测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测试法或听诊器测试法,脉搏测量可利用电子仪器测量出精度更就的数据。人体脉搏信号中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也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很大兴趣,达到了方便、快捷、准确的测量脉搏的目的。随着电子测量技术 的迅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仪器以极快的速度向数字化、自动化的方 向发展。制成的脉搏测量仪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必须是通过采集人体脉搏变化引起的一些生物信号,然后把生物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使得这些变化的物理信号能够表达人体的脉搏变化,并在脉搏异常时进行提示,最后要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次数,就需要通过相应的硬件电路及芯片来处理物理变化并存储脉搏次数。在硬件设计中-一般的物理信号就是电压变化。本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等部分。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2)完成功能:精确显示,性能稳定,精度高,操作方便,异常提示等
(3)电路原理和硬件原理图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拟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组成实际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然就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和硬件流程图的设计,最后完成软件编程及系统的测试。
其设计的主要步骤:
(1)先查阅文献了解脉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及相关单片机的一些书籍和材料,整理出自己论文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文献材料。
4. 参考文献
(1)肖金球,黄伟军,雷岩.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甄雪燕,梁永宣,王利敏等.揭开“脉诊”的神秘面纱.中国卫生人才,2014
5. 工作计划
(1)2022.2.18—2022.3.1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2022.3.2—2022.3.15硬件功能分析,熟悉mcs-51系统指令及编程语言;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