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电力系统分为多个电压等级,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3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
采用高的电压等级,就是为了减小流过输电线路的电流,从而减小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另一方面,采用高的电压等级就意味着要增加投资,因此,从经济方面考虑,根据不同的输电距离,选择不同的电压等级。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设计在分析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接地短路特点及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完成小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分析和大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分析,并设计反应电网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方案。
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小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力系统也在快速发展和扩大,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全面的影响着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同时,电力系统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不同的电力需求,电力系统分为多个不同的电压等级,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3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通常将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35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现代电力系统研究中,按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差别,得出两种不同的接地系统,分别为大、小电流接地系统。其中,大电流接地系统包含三种接地方式,分别为中性点经电抗、电阻接地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同样包含三种不同的接地方式,分别为中性点通过高阻、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不接地。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是我国中低压配电网中广泛选用的接地形式,当供电系统产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可以避免供电中断。这种故障线路中存在着很多的分支,发生故障后,故障电流很小并且存在着不稳定的电弧,导致对故障的定位非常困难。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随着现代电网中,超高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线路的不断增多,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
电力系统中,三相系统短路的基本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发生非正常连接(即短路)时而流过非常大的电流。其电流值远大于额定电流 ,并取决于短路点距电源的电气距离。短路就是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之间的低阻性短接,相当于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
4. 研究方案
本设计主要完成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接地短路分析及保护方案,其中又具体分为小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分析,大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分析以及反应电网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方案设计及保护原理分析。具体方案步骤:
(1)查阅并翻译相关资料,掌握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成果;
(2)结合课题实际,完成设计的开题报告;
5. 工作计划
第1周 查阅并翻译相关资料,翻译相关文献并上传系统,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完成开题报告初稿;
第2周 完成开题报告终稿并上传系统;
第3周小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