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旅游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消耗相对较低、提供就业机会较多、综合效益较好并囊括食、行、购、娱等多方服务的综合性产业。除此之外,作为服务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拉动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国民旅游需求的不断提升,旅游经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格局,具备了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对经济发展的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并逐步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在旅游经济中,旅游收入是反映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研究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提高国内旅游收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由于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如何使旅游业能够在当今社会中健康持久快速平稳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值得令人研究的问题。因此,为寻求旅游业的发展途径,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探索和分析势在必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次选题的研究对象是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选题的背景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得出现阶段旅游经济以及旅游收入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选取数据指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旨在通过文献综述、运用数据、建立模型、深入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为旅游业的发展途径,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旅游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历来是旅游学界的焦点,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完善。国外有关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始于欧洲旅游活动兴起,旅游经营业开始繁荣的19世纪末。将旅游融入经济问题最早于1899年出现在意大利,一位名叫l.bodio的政府官员发表了一篇有关外来旅游人士在意大利旅游的消费情况,从而拉开了旅游经济的序幕。当时的研究将游客人数、旅游时间以及消费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初步形成了旅游认知的经济含义。二战期间多数国家的研究处于停顿状态,然而在瑞士旅游经济的研究却有了重大的突破。1942年prof. kurt krapf和prof. walter hunziker发表了《旅游总论概要》,提出了旅游现象多方位、多层面结构的思想,认为应该结合多学科综合研究。二战后,旅游与发展共存,旅游被当作是一种恢复经济和发展经济的手段,进而促使国外的旅游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性旅游规模有增无减,旅游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愈加显著,这成功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同时国外大多数学者也提出了将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生态科学等学科融入旅游学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多个领域的研究。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扩大,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旅游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sahar tohamy、adrian swinscoe(2000)运用经济影响分析法来追踪国外游客消费对埃及产出、附加值、就业和税收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旅游业对埃及经济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旅游业在埃及的政策优先上占据更高的地位。helena nemec rudez(2008)对1994-2006年斯洛文尼亚国内生产总值与国际旅游支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不同函数形式的回归分析,考察gdp对国际旅游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期内,斯洛文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对国际旅游支出的影响是积极而强烈的。adamos adamoua、sofronis cleridesb(2009)以塞浦路斯为例研究了旅游专业化、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明旅游专业化即旅游收入占gdp的百分比或旅游人数占人口的百分比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联系:在相对较低的专业化水平上,旅游业专业化与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相关,但最终会降低设定的回报率,旅游业的贡献将变得最小。hakan kum1、alper aslan、merve gungor(2015)分析了11个国家旅游活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1个国家的旅游人数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旅游人数对gdp增长具有正向影响。pedro carvalho、miguel a. mrquez、montserratdaz(2016)收集了全球136个国家的数据,并使用了空间计量技术,提出了私人投资旅游资产、休闲旅游和对外贸易开放是影响商务旅游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的观点;研究还发现,一国商务旅游需求不具有传染性,即需求既不随邻国需求的变化,也不随其外部特征的变化而变化。而rahma fitriania、betty mutiara indahb(2012)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检验了东爪哇印尼城市间的空间外部性对旅游业的意义,支持了相邻区域增长相互依赖的假设。chor foon tang、eu chye tan(2015)利用索洛经济增长理论衍生的多元模型验证了马来西亚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增长假说的有效性,即旅游业对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短期和长期都有积极影响。can tansel tugcu(2014)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来评估旅游业对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方向取决于国家联盟和旅游指标。
我国专家学者对旅游发展研究则是始于90年代,并且主要是针对旅游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关系及影响力的研究。在国内,关于旅游经济的研究学说中,旅游促进增长这一假说较为普遍。赵磊(2015)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本框架,参考前人的研究思想用精细的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得出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张丽峰(2015)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85-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逐年增加。衣传华(2017)利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对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隋建利,刘碧莹(2017)利用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msc)模型发现,总体上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旅游收入增长率提升推动经济增长,旅游人数增长率提升微弱抑制经济增长,而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大于旅游人数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生延超、周玉姣、黄寅和李丹(2014)采用增长率法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进行了测度,发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整体上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平均持续时间3—4年,属于典型的短周期,并且周期持续的时间趋短,说明中国旅游经济已经走过了大起大伏的阶段,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日益增强,正在形成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的稳定机制。
关于国内旅游收入的研究,部分学者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薛媛(2013)在《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中国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中通过建立国内和国际的旅游收入多元回归模型表明,旅游饭店是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共有的影响因素;而国际航线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在发展变化上,国内旅游从传统观光型向现代多样型转变,而国际旅游则形成游客多国性和地域广阔性之势。赵如月(2015)在《新常态下国内旅游收入研究——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表示国内旅游人数较大程度上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旅游收入。郑晓、陈昱龙(2017)在《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中表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显著;全国公路里程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较大。魏诗谣(2018)在《国内旅游总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表明国民总收入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总数是影响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关于其他的研究方法,夏赞才、蒋利衡(2016)在《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分析》中利用面板数据的var模型,以国内旅游经济增长自身发展变化、宏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通货膨胀为影响因素,探讨国内旅游经济增长波动的冲击源和波动的成因。结果显示,造成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增长的冲击和波动的成因主要来源于国内旅游经济增长自身的发展变化和宏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通货膨胀对国内旅游经济增长波动虽有影响,但强度不大。隋建利、刘金全、闫超(2013)在《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动态路径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实证分析》中运用双阶段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动态过程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转移分析结论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和国际旅游收入均大体呈不断攀升的态势。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魏诗谣.国内旅游总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137.
[2]周文丽.国内外旅游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地理,2011,31(8):1402-1408.
[3]薛媛.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中国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13(11):118-12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