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模式中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研究–以南京蔬菜供应链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1 0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组织或者个人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可以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产销脱节问题的途径,而各大超市也在寻求一种可以节约流动成本,最大量增加销售额从而增加自身利润的方式。

由此,农超对接应运而生。

在这种模式下,农户通过市场的反馈机制信息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有效的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并形成了农户、超市和消费者三赢的局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我国蔬菜供应链的分析研究,挖掘供应链稳定性的内涵,进一步得出可以影响供应链稳定性的因素或指标,从而找出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的普遍模式。

为促进我国农超对接更好更快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研究的内容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1.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文献综述2.1.1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现状综述2.1.2农超对接中供应链现状综述2.1.3基于理论基础的供应链研究综述2.1.4 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因素的研究综述2.2核心概念2.2.1农超对接模式2.2.2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 2.3主成分分析法第三章 当前蔬菜供应链现状和稳定性问题 3.1我国当前蔬菜供应链的发展概述 3.2我国当前蔬菜供应链中所存在的稳定性问题第四章 蔬菜供应链稳定性主要因素及其评价模型 4.1影响我国蔬菜供应链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4.2建立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第五章 南京蔬菜供应链稳定性实证分析 5.1典型案例概述 5.2结合上述的评价模型对南京蔬菜供应链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第六章 提高蔬菜供应链稳定性的政策和建议第七章 结论 7.1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7.2本研究存在的不足附录 调查问卷(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如何分析得出当前我国蔬菜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的问题2.如何确定影响当前我国蔬菜供应链稳定性的主要因素3.如何对影响当前我国蔬菜供应链稳定性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4.如何结合南京市蔬菜供应链稳定性问题和上述评价模型对南京市蔬菜供应链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5.如何结合已有的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有建设性意义的政策建议和发展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2.案例分析3.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二)技术路线(三)可行性分析 1.本实验指导老师余德贵有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

2.学生徐菁菁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实验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科研素养。

3.本课题很早进行准备,同时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设计合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供应链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评价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普遍模式。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 (1).广泛查阅关于我国蔬菜供应链的资料文献(2).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总结稳定性的定义,并找出蔬菜供应链的稳定性问题2.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 (1).参加南京市农场农产品市场销售调研 3.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 (1).对影响供应链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处理 (2).建立模型 (3).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实例验证 (5).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