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ing Aesthetic Capacity in Young EFL Learners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研究背景
传统英语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等)为纯形式(long,1999),即以孤立的语言形式(如语法、词汇、概念等)作为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法虽然能够帮助学习者语言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但很少有证据证明学习者能主动地使用语言。与聚焦形式的教学理念不同,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学习者获得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且不需要进行语法教学(zero option)。krashen的“输入假说”在二语习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必须接受一定量的且适合于他学习能力的语言输入(徐海铭,1998)。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自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关于外语阅读提升语言能力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rosanblatt,1982;詹朋朋,2001;孔金仙,2005;王蔷,敖娜仁图雅,2015;李盛华,2020) 。孔金仙(2005)等人认为背诵式语言输入教学能够增加学生语言积累,从而使其语言输入规范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词汇或者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并将文章分为多个语篇并要求学生背诵。这意味着阅读中的语言知识,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得到了重点培养。与之不同的詹朋朋(2001)则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反对填鸭式教学。他从输入材料、输入过程、输入结果三方面分析证明了语言输入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即通过原有语言知识系统与新的语言输入间地相互作用,学习者能主动构建语言能力。与之类似,李盛华(2020)进一步强调了培养学习者阅读兴趣以及阅读策略能帮助其激发现有的图式,并主动建构新的图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王蔷,敖娜仁图雅(2015)将上述语言知识、阅读兴趣、阅读策略等等归纳总结,提出了阅读素养(readingliteracy)这一概念。阅读素养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人在一生中接触各种阅读材料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下建构的一种可增长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相结合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部分。他们认为,从单一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特别是关注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在良性循环中互动发展,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奠定必要的基础。尽管这一概念揭示了学生阅读体验的重要性,但过于片面地认为教师通过组织图书推介会、故事会等方式给与学生积极的阅读体验就可以激发其内在阅读动机。事实上,阅读体验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态度及阅读兴趣,既和教师能否创设积极的阅读体验过程,更和学生是否拥有审美素养(aesthetic capacity)。阅读是阅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交互活动,因而,关注在此过程中阅读者选择的阅读立场,培养阅读者建构语言意义并参与审美感知等的能力是阅读和文学教学的目的(rossenblatt,1982)。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基于对现有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中国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学习者学习早期培养审美素养这一解决方法。
-
英语阅读课堂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暂定通过文献阅读,了解英语阅读教学的最新成果和现状。同时,到小学观摩小学阅读课堂,观察学习者的反映并对学生关于阅读课的一些感受并进行阅读案例研究,尝试分析目前英语阅读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文献法,主要基于对krashen的输入理论以及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中国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主要论证审美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分析审美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提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1)文献法:通过梳理查阅国内外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分析促进学习者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分析归纳阅读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比对总结中国阅读教学现状,为提出审美素养这一解决方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审美素养这一概念的研究,归纳总结审美素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方法,并尝试将其与中国英语阅读课堂相结合,提出具有操作意义的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参考文献
-
张鹏. 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
罗立胜;李子男;葛岚.克拉申语言输入说与外语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72-74.
-
詹朋朋.语言输入:学习者的主动建构[j].foreignlanguage world,2001(3):23-2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 论文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2)2022.1 阅读相关文献,做好笔记,初步整体论文提纲框架
3)2022.2 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4)2022.3 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并交予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