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20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内部控制和企业社会责任内外归因等因素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尚少有研究者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特征,探讨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通过引入可能的中介变量,如企业认同、情感承诺和道德判断,试图揭示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能够进一步推进员工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拓展和深化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的理论研究,同时力图帮助管理者在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实施上综合考虑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特诊,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平衡,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科学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基于后疫情时代背景,根据国内外文献回顾和梳理,从微观视角,引入企业认同和情感为中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将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即csr文化、csr氛围和csr表现并与创新行为相结合,探讨相互作用,基于道德视角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模型,以深化拓展现有的理论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研究的检验和结果分析。最后,通过实证结果对员工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特征的策略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维护员工创新绩效的有效性,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本研究的行文思路如下:

第1章内容为绪论。点明目前中国情境中的员工创新行为及企业社会责任特征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以突出本研究的重要性,同时简要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路径。

第2章内容为理论基础与文献梳理。对归因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进行梳理,并回顾了员工创新行为、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企业认同和情感承诺的研究,以更好的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展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在20世纪70年代斯彭斯的信号传递理论的影响下,学界普遍认为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程度将直接与该企业的绩效水平联系在一起,在该理论的启迪下,针对两者之间联系的理论研究日渐丰富与成熟,在实际应用中的社会影响也不断扩大,价值观念上,很多企业形成了高度统一的自觉,由原来的“要不要履行社会责任”转变为“怎样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变现目标”。

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根据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划分为内部社会责任和外部社会责任。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也相应地被精确划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倾向。对内,企业员工和股东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一行为的主要承受者;对外,其对象包括环境、外部利益相关者、社区、社会性组织等等。企业也往往视自身能力与目标选择一定的对象履行其某些“性价比”较高的社会责任,少有的企业主体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协调考虑,达到尽善臻美的境界。而这种有选择性的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下降和对企业道德的失望,进而导致了员工创新行为的减少,创新行为减少的背后可能源于企业认同感下降,或是企业的社会道德较差等因素。这些研究和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兼顾企业不同的社会责任特征平衡性的重要性。有研究认为,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维护“面子工程”,因而相比形成企业社会责任文化和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氛围,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好像能更为直观地体现出企业“已履行过”的痕迹,正是由于企业这种虚伪的印象心理,中国企业对于CSR文化、CSR氛围和CSR表现的重视程度分化严重,失衡现象下的利益损失者往往是企业的员工,员工因此对企业的道德文化开始产生怀疑,也直接导致企业员工创新水平的下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起步较晚,面对由于企业对CSR文化、CSR氛围和CSR表现的重视程度的差距而引发的员工创新行为的减少而凸显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解读与深思。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选题阶段(第七学期:第9—10周)

1、2022年11月12日前,加入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和指导教师沟通选题,确定研究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英和,白柳,李龙凤.道德情绪的特点、发展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5), 627-636.

[2]张娜,张剑,田慧荣.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决策的机制模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38(3),33-47

[3]张志鑫.企业社会责任归因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理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大学学报,2021(11):108-11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