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并购热潮是资本市场成熟发展的前奏,是国家经济转型发展驱动力的增速表现。受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刺激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上掀起并购热潮,为企业快速扩张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受政府规制作用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连同大额商誉减值的高发态势,不少企业纷纷陷入亏损局面。
目前,巨额商誉及其减值风险不仅是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问题,也是影响资本市场每一个投资者的问题,尤其是高商誉的文化传播类公司,加强商誉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充分性势在必行。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和我国宏观经济走弱的背景下,深入探究影视巨头华谊兄弟的商誉减值暴雷问题的根源和防范对策,对影视行业和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反思与借鉴意义。
本文对高额商誉及商誉减值问题进行梳理,针对商誉问题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总结,系统地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社会各方应正视并合理化处理现有商誉问题,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企业合并后的商誉以及商誉减值问题作为案例的出发点,将文章切割成三个部分去剖析企业商誉减值相关问题。首先,第一部分是关于商誉以及企业并购相关的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部分,完整全面地将企业相关并购及商誉的形成问题、商誉减值的原因、后续经济后果影响以及商誉减值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整体梳理,从而提出以本案例角度出发构建的理论基础;接着,第二部分对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明星”公司进行案例剖析,首先对并购双方的背景进行全面介绍,并阐述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公司的整体过程以及被并购方履行业绩承诺的情况、总结华谊兄弟公司商誉减值形成的原因,最后利用各项财务指标对华谊兄弟商誉减值造成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原因以及经济后果的分析提出针对传媒行业的切实可行的商誉减值相关风险防范措施。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Liand Sloan(2017)研究发现企业为了达到在短时期内提升企业的收益和股票价值的目的,会采取过高估计商誉价值和推迟披露商誉减值信息的方式,这一行为从侧面反映出商誉减值对于管理层而言具有利好倾向。 LiSun (2016)在对企业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管理层对商誉减值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企业管理层存在较强的管理能力,那么企业商誉减值情况就会变小,反之则增加企业商誉减值情况。Killins Robert (2020) 等学者认为,企业商誉减值与CEO过度自信程度息息相关,CEO过度自信程度增加可能会导致企业商誉减值幅度降低。 (2)国内研究现状 袁敏(2019)通过对我国A股市场并购重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中以轻资产企业为并购目标的并购数量呈增长趋势,但是由于企业缺乏相关行业洞察力或专业背景,使得在轻资产标的公司的并购中支付非常高的溢价,形成年报中巨额商誉余额,当标的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时,通常没有足够的经验跟能力来扭转亏损局面,于是造成高并购溢价下巨额商誉减值损失。 孙瑞泽等(2020)分析商誉减值原因,发现商誉减值金额高的原因在于前期并购标的的高估值,而并购方出具高对价的动机主要有三点:首先是通过并购释放业绩压力并实现业绩短期增长的目的;其次通过高估值企业可以确认高商誉,从财报层面提高企业账面资产,从而影响企业二级市场股价并从中获利;最后从监管的角度,目前市场对于并购估值约束较弱。 李晶晶(2021)、王博(2019) 、李秉祥(2019)从业绩承诺角度分析了巨额商誉减值的成因,一致认为虚高的业绩承诺引起了高额溢价,造成了商誉的积攒,引发了商誉减值。 关静怡和刘娥平(2019)研究发现当业绩承诺到期时,业绩承诺方的业绩压力消失,盈余管理水平下降从而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及商誉减值风险进一步显露。张海晴等(2020)对我国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承诺与商业减值情况进行研究,企业通常在业绩承诺到期后第一年进行商誉减值。翟进步(2019)认为业绩承诺在并购事件发生之前能够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同时被并购方往往传递的是积极信息从而推高了并购估值,而在并购事件完成后,业绩承诺的实现程度与并购溢价存在差距,因而给并购方带来商誉减值风险。 何瑛(2020)则从管理层更替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管理层发生更换后,新任的管理层会倾向于清除前任管理层所埋下的商誉减值隐患,为了降低其在任职期间的风险,新任管理层通常会选择在上任当年计提巨额商誉减值。 张向荣(2020)对2009-2018年A股商誉进行回归分析,证实了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风险在0.01的水平上正相关。二是影响公司绩效。张志红(2019)2007-2015年A股非金融企业并购商誉为样本,证实了并购商誉减值会导致CEO薪酬缩水。 蔡思梦和刘英明(2020) 研究发现,企业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加大了后期企业资产状况的不稳定性,而且造成公司股价下跌,严重影响中小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傅丽梅(2020)通过对案例公司具体并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企业高溢价并购可以短期内改善企业经营业绩,但是长时间商誉减值就会显现,而且会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指标急速下降,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商誉减值风险。赵洁(2021) 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公司一旦计提商誉减值就会对合并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合并净利润亏损。 钟洁晴(2020)提出在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时,在最开始的三年使用摊销法,之后则采用摊销加减值测试并行的方法,可以提高商誉列报的准确性。 鲁力(2020)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为商誉减值风险防范提供了思路。其认为上市公司应当明确商誉减值的负责人,完善相关内部控制,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以防范商誉减值风险。 姜鑫(2021) 认为合理的内部控制可以让并购方更好地进行并购后的整合,进而实现商誉的价值以减少商誉减值风险。 (3)评述 综上所述,国内现阶段针对商誉问题的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而完整系统的案例研究数量较少。而在实证研究里学者更多地是在探究企业商誉减值与其中某一因素的相关性,比如盈余管理因素、管理层结构等,鲜少有学者全面系统的探究某一案例发生商誉减值的全面原因分析以及其发生减值问题后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单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案例梳理其并购过程中是如何形成商誉的以及发生商誉减值的,而后进一步剖析企业造成商誉减值问题的多方面原因和商誉减值给企业所带来的负面经济后果影响。最后希望能够得出切实可行的商誉减值风险防范措施,分别从社会监管层面、评估机构层面以及企业自身层面提出相应有针对性的预防改善措施。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评述 (二)基础理论 三、案例研究 (一)案例介绍 (二)案例分析 四、结论或对策建议 (一)社会监管层面 (二)评估机构层面 (三)企业自身层面 |
5. 参考文献
[1] LiSun. Managerial ability and goodwill impairment[J]. Advances in Accounting,incorporating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2016, 32 :42-15 [2]Killins Robert and Ngo Thanh and Wang Hongxia. Goodwill impairment and CEOoverconfidence[J]. Jourm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 2021,29. [3] Li K.K,Sloan, R.G. 2017,”Has goodwill accounting gone bad?”,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2(2):964-1009 [4]任永平,钟洁晴.我国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探析[J]财会月刊,2020(03):54-59. [5]李晶晶,郭颖文,魏明海.事与愿违:并购业绩承诺为何加剧股价暴跌风险?[J]会计研究,2020(04):37-44. [6] 王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问题、监管难点及对策[J].南方金融,2019(9):80-85. [7]李秉祥,简冠群,李浩.业绩补偿承诺定增并购双价格偏离与整合效应[J].管理评论,2019,31(04):19-33. [8]何瑛,李雯琦.基于管理者行为的掌趣科技商誉减值剖析[J].财会月刊,2020(01):10-18. [9] 姜鑫.内部控制、并购商誉与企业价值[J].财会通讯,2021(02):61-64. [10] 鲁立.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之内控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03):94-95. [11] 孙瑞泽.深市公司商誉减值与监管应对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20(11):49-56. [12] 关静怡,刘娥平.业绩承诺增长率、并购溢价与股价崩盘风险[J].证券市场导报, 2019,(2): 35-44. [13]张海睛,文雯,宋建波.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与商誉减值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20(09):44-54 77. [14]翟进步,李嘉辉,顾桢.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推高资产估值了吗[J].会计研究,2019(06):35-42. [15]张向荣.并购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03):43-48. [16]张志红,张喻.商誉减值与CEO薪酬[J]中国资产评估,2019(10):15-23. [17]袁敏.收购轻资产公司的商誉减值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6):111-117. [18]蔡思梦,刘英明.浅析高溢价并购的估值问题与经济后果[J].会计师,2020(16): 19-20. [19]傅丽.梅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的经济后果研究[D].现代经济信息,2020(12):144-145. [20]赵洁.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商誉的产生及经济后果分析-以坚瑞沃能并购沃特玛案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1(01):46-50.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环境洛伦兹曲线下企业环境财务指标运用的现状考核开题报告
-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基于电力供应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初探-以昆机为例开题报告
- 新一轮债转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基于云南锡业集团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税务筹划问题探讨——以江苏海企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开题报告
- 江苏化学纤维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 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存在性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事务所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案例研究——基于证监会对R所处罚公告的分析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研究开题报告
- 恒大系险资举牌的动因及影响分析——以举牌万科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