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编码的TCP性能增强代理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3-09-13 08: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天地一体化网络环境中,空间卫星链路的长时延、高误码率及链路上下行链路带宽非对称等链路特性,使得端到端可靠传输协议效率低下。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改进方案,从其设计思路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 tcp 协议进行链路适应性改进的可靠传输协议方案,此类方案是通过对 tcp 协议参数进行调节或是对其拥塞控制算法进行改进来实现的;第二类是基于空间链路环境独立设计的可靠传输协议方案,此类方案是针对于特定的空间链路环境而设计的;第三类是基于 tcp 分段技术的可靠传输协议方案。

本课题即为第三类方案,采用 tcp 分段方法,部署性能增强代理(performanceenhancingproxy,pep)来改善流经链路的 tcp 连接的性能,以提高带宽利用率和降低端到端时延。

pep 的基本思想是分割端到端的连接,将入口处 tcp 连接的数据“截断”后以另一种适应长时延、高丢包链路的协议进行传输,并在出口处重新转换为常规 tcp 连接。这样既保持了对用户的完全透明又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并且地面的 tcp 协议不作任何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一,课题基本内容1)了解性能增强代理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架构方式,熟悉基于 netfilter 的代理(proxy)实现;2)基于流编码的可靠 UDP 传输方法设计与实现;3)长时延、高丢包场景下基于流编码的性能增强代理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二,预计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 netfilter 的服务端 TCP 流汇聚和转换,并在客户端正确地恢复分流。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基于一种称为流编码的前向纠删编码传输方法设计和实现 pep。通过 netfilter 拦截 tcp 数据流,流编码将汇聚到 pep 入口缓冲区中的数据分组以源分组和修复分组交替的形式发出,在 pep 出口处译码并重新分流到相应 tcp 连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已有可用的流编码软件实现;2,已实现了基于流编码的可靠 UDP 传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