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开题报告

 2023-01-14 11: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也逐渐变大,贫富差距程度也日趋严重。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稳定器对缩小贫富差距虽然做出了不小贡献,但其发展也已经到了瓶颈,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受到限制,因而慈善捐赠在公共领域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慈善捐赠不仅可以调节收入分配,还对缩小贫富差距起着不小的作用,因而被称为国民财富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可以弥补政府职能的缺失,这对于中国这样的超级人口大国来说作用尤为明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8220;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8221;,这就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上人们对它的高度关注,慈善事业在近些年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有效地推动慈善捐赠的健康发展,因此各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税收优惠政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

(2)中国的慈善捐赠,来自企业的慈善捐赠占据绝大部分,分析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2016年9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8220;允许企业捐赠结转以后三年扣除#8221;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对慈善捐赠开始进行了研究,而国外学者对慈善捐赠进行系统性研究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慈善捐赠的动机和税收优惠政策对慈善捐赠的激励作用两方面。慈善捐赠的动机主要分为理性选择和利他主义。坚持理性选择的学者认为慈善捐赠人无论是在物质利益层面还是精神满足层面做出的捐赠行为都是为了为自身谋取利益。Philip Kotler(1982)以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认为慈善捐赠是一种价值交换行为,人们在捐赠的同时会交换到相应的利益或者名誉等。Cornes和Sandler(1994)则以#8220;经济人假设#8221;为依据,指明人们参与社会慈善捐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即人们在做出社会慈善捐赠之前的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自身带来某种利益,如人们在捐赠过程中获得的喜悦心情以及收获他人的尊重。而坚持利他主义的学者则认为他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Becker G.S.(1974)将#8220;纯利他主义#8221;作为捐赠行为出现的最重要因素,他认为人们捐赠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自身利益而纯粹是为了改善他人福利。Paul G. Schervish amp; Havens(1997)提出人类和动物天生就具有#8220;无私#8221;本性的观点,认为利他主义是人类和动物遗传下来的#8220;天性#8221;。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慈善捐赠具有激励作用,如Boris Bittker (1971)认为捐赠税前扣除可以鼓励慈善捐赠,Richard Good(2005)也认为税前扣除是对慈善捐赠的一种奖赏和鼓励。

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三个方面:企业家慈善捐赠的行为模式、慈善捐赠的法制建设、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选择。对于慈善家捐赠的行为模式,姜涛(2013)认为企业和企业家具有很强的捆绑性,不需要做严格区分。赵曙明(2015)认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慈善捐赠方式。对于慈善捐赠的法制建设,朱梦文(2010)认为,以减税免税制度来鼓励慈善捐赠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然而相关税法在制定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并体现法定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对于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选择,胡俊坤(2001)认为在慈善捐赠的优惠比例方面应当考虑到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要对捐赠人形成足够的激励作用,其次还要维护国家的利益,最后是要能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李倩(2010)研究了不同的捐赠对象、捐赠数额以及捐赠方式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应该扩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公益性组织范围,增加税前扣除的金额。黄靖(2011)将捐赠看成是企业的一种正常商品,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于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反应是有差异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对于慈善捐赠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如何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深入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实证研究。但我国的实证研究还较少,以及在实证中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慈善捐赠影响不显著的情况下税收政策应当如何调节改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10-2022.12.17收集相关资料

2022.12.18-2022.12.31撰写开题报告

2022.01.01-2022.01.10翻译外文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齐美子.鼓励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6.2-3.

[2]高松.社会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2014.3-8.

[3]孙瑜晨.中国鼓励企业慈善捐助的税收优惠制度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4,(6):26-28.

[4]向艳霞.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海关学院,2015.1-1.

[5]谢娜.我国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现状、问题及调整[J].中国经贸导刊,2012,(34):27-30.

[6]Boris Bittker.The Propriety and Vitality of Federal Income Tax Deduction for Private Philanthropy in Tax Impacts on Philanthropy Symposium.Tax Institute of America, 1971,12:2-3.

[7]朱梦文.试论公益捐赠税收优惠制度体现的税法原则[J].经营管理者,2010,(06):33.

[8]姜涛.企业家声誉形成机理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基于新的声誉结构观[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0.3-4.

[9]Schervish,Paul G. amp; Havens John J.(1997)#8220;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Charitable Giving:A Multivariate Analysis#8221;,Volunt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8:235-260.

[10]Richard Good.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Columbia: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05,11:65-66.

[11]Philip Kotler. (1982)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12]Becker G.S.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4,82:1063-1093.

[13]李倩.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J].工业技术经济,2010,(03):37-42.

[14]黄靖.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税收政策关系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4-5.

[15]Cornes.R.Sandler.T.#8221;Easy RidersJoint Production and Public Goods#8221;.Economic Journall,199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