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集成化和高性能化发展,对储能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更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等。
传统的储能器件如电化学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器,在能量密度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开发新型高性能储能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bi1.5(zn,nb)o7基陶瓷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介电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tc>400°c)、低的烧结温度(<1000°c)和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在高温电容器、微波通讯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bi1.5(zn,nb)o7基陶瓷的制备、改性及性能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bi1.5(zn,nb)o7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1.5(zn,nb)o7粉体,并通过热处理工艺制备bi1.5(zn,nb)o7陶瓷。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其晶体结构、微观结构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
1.文献调研阶段:-收集和阅读国内外关于bi1.5(zn,nb)o7电介质材料、储能技术、材料制备、性能表征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材料制备阶段:-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1.5(zn,nb)o7粉体,探索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例如前驱体溶液浓度、ph值、络合剂种类、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等,并制备出形貌规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的粉体。
-通过热处理工艺将bi1.5(zn,nb)o7粉体制备成陶瓷,并研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陶瓷致密化程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系统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bi1.5(zn,nb)o7粉体的工艺参数,并优化制备工艺,获得形貌规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的粉体,为后续制备高性能bi1.5(zn,nb)o7陶瓷奠定基础。
2.通过调控热处理工艺参数,制备出不同晶粒尺寸和微观结构的bi1.5(zn,nb)o7陶瓷,并研究其结构与介电性能、储能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bi1.5(zn,nb)o7材料的储能机制。
3.探索新型离子掺杂改性方法,通过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掺杂元素,调控bi1.5(zn,nb)o7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缺陷结构,进而提高其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忠兵, 康舒畅, 钟维烈. 无铅储能陶瓷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20, 34(s1): 169-174.
[2] 王智, 何方, 彭斌, 等. 钛酸钡基陶瓷材料储能性能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21, 35(s1): 188-194.
[3] 李世超, 赵鹏, 刘欣, 等. 储能电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j]. 无机材料学报, 2019, 34(1): 1-1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Bi0.5Na0.5TiO3基铁电薄膜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 Bi1.5(Zn,Nb)O7电介质材料结构与储能特性研究开题报告
- TiO2光催化水泥材料对NOx去除性能开题报告
- Ti0.87O2二维材料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高介电响应的研究开题报告
- 氮掺杂碳负载磷化钼纳米材料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 第一性原理研究ZIF-67/8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 选择性激光熔化制备薄壁Ti-6Al-4V钛合金制品制备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开题报告
- (1-x)BaTiO3-xBi(Zn2/3Nb1/3)O3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 硫系玻璃力学性能演化的结构和组成起源探索开题报告
- 相变控温沥青路面温度场有限元数值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