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溴代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被逐步禁用,作为其主要替代品的OPEs由于具有阻燃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廉且工艺简单的优点,其需求量和生产量在近十年内均有大幅度增长。OPEs在使用中主要以简单的添加方式进入到产品中,因此极易释放到环境中。目前的研究表明,OPEs已经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对人体和水生生物造成潜在危害。OPE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己经引起了环境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关注。
该区是亚洲东北部最重要的重工业区之一,包括化工(阻燃剂生产)、石油化工、制药、钢铁、机械等行业。渤海中OPEs的赋存情况已有了相关报道,说明OPEs在渤海中是广泛存在的,但是环渤海的河流中的污染情况及渤海中OPEs的污染来源情况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选择渤海地区沉积物中的有机磷酸酯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中OPEs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状况,结合对渤海水体中OPEs的分析数据,采用多种受体模型,明晰渤海水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来源,可以为渤海的OPEs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以渤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受体模型等定性、定量分析手段对渤海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进行来源解析。
主要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4. 参考文献
[1]庄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在太湖及其周边河流水体中的分布和源解析[d].南京大学,2015.
[2]廖梓聪,李会茹,杨愿愿,胡立新,应光国.有机磷酸酯(opes)的环境污染特征、毒性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2,41(04):1193-1215.
[3]范巍,李兴春.土壤中污染物源解析技术受体模型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0(10):60-6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4年12月1日~2024年2月1日 接受毕业设计任务书,查阅资料,翻译外文翻译;开展数据收集工作,确定并学习研究方法及相关软件(arcgis、pca-mlr、pmf和unmix等)。
2024年2月2日~2024年3月31日 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开展数据分析工作,确定论文整体章节结构,为论文撰写做好充分准备。
2024年4月1日~2024年5月15日 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受体模型等定性、定量分析手段对渤海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进行来源解析;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