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老鼠模型的构建开题报告

 2024-06-15 05:06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脱髓鞘、轴突损伤和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特征,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如视力下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ms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动物模型是研究ms发病机制、筛选治疗药物和评价治疗方案的重要工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在ms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都做出了大量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ms动物模型构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特定的免疫方法诱导建立ms模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选择合适的ms小鼠模型构建方法,并进行模型的建立。

2.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价,包括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及检测免疫学指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实验动物:选择健康、体重符合标准的spf级c57bl/6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开始实验。

2.模型构建: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35-55片段联合完全弗氏佐剂(cfa)免疫法诱导ms模型。

具体操作如下:将mog35-55片段与cfa混合乳化,多点皮下注射于小鼠背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采用改进的免疫方法构建ms小鼠模型,提高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使模型更接近于人类ms的临床特征。

2.结合多种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临床评分、病理学观察和免疫学指标检测,以更全面地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通过对模型的深入研究,为m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晓明, 刘春风, 徐俊, 等. 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1, 28(1): 62-67.

2. 孙洁, 刘晓明, 郑洁. 多发性硬化症免疫机制及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 2020, 36(17): 2073-2077.

3. 周颖, 高丽华, 刘春风, 等. 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 29(11): 106-1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