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构成逐渐由过去的农业为主演变为制造业为主,再到如今以服务业为主。
服务业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扩大内需、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增加就业、升级产业结构等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新经济体中经济迅速发展的翘楚,越来越成为世界多元化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为世界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首先分析中印两国经济发展基本状况,从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服务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两国发展状况;然后是如何测算国际竞争力,通过几个常见的指标来比较分析两国服务业竞争力的高低,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中印两国服务业竞争力差异形成的原因并且分析,最后针对性提出如何来提高我国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关键问题: 1如何测算出中印服务业竞争力; 2.找到对比分析方法和数据搜集;写作提纲:一、引言二、文献综述三、中印两国基本状况(一)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二)服务业发展状况(服务业类型)(三)劳动力四、国际竞争力测算(一)rca指数 rca指数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
计算公式是: rcaij =(xij / xtj)(xiw / xtw ) 其中,xij表示国家j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j表示国家j的总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总出口值(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服务业增加值: 指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除农林牧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常住单位(即第三产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关于中国服务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测算研究。
程大中(2001)基于不同样本数量的经济体模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服务业的显性比较优势状况,结果表明: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其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处于相对较弱地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01-2022.11.20,选题并与指导老师确定论文题目,制订初步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 2022.11.21-2022.01.15,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开题报告; 2022.4.10号前,完成初稿和期中检查。
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中期检查。
2022.4.21-2022.5.10,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最终定稿,完成外文翻译。
5. 参考文献
[1] 裴长洪.王栋.汤靖.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18):7-12; [2] 李钢.董敏杰.中国与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解释.[J].当代亚太,2009,(5:124-148; [3] 吴宗杰.王秀娟.中印服务业竞争力差异比较分析.[J].东岳论丛,2009,(3):167-173; [4] 何树全.高旻.基于增值贸易的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8):60-66.; [5]张欣,崔日明.金砖四国#8221;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亚太经济,2011( 1) : 65-68; [6]高明洁.关于金砖国家服务业竞争力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 10) : 74-75; [7]黄庐进,王晶晶.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10(1):96-100; [8]李玉峰,张志明.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5(2):67-73; [9]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0(10):13-32 [10]李江帆,朱胜勇.#8220;金砖四国#8221;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与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8(9)::3-10; [11]胡昭玲.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7):8-83; [12] 夏杰长.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财税政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16-20; [13]郭晶,刘菲菲.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重新估算---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5(2):52-60; 14] 顾乃华.我国转型期服务业发展滞后现象研究---兼论人均GDP与服务业比重的相关性.[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7):55-63; [15] 张月友,刘志彪. 替代弹性、劳动力流动与我国服务业#8220;天花板效应#8221;---基于非均衡增长模型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3):103-110; [16]Peterson.J and Barras.R . .Masur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vieness In Service [J].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87,(7). [17]Hoekman and Kosteck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From GATT to WTO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28 [18]P.Windrum and M.Tomlinson,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Four Country Comparion [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1(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