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以天津银行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15 03: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而随着国际银行业业务的兴盛,中间业务也逐渐崭露头角。在金融业不断壮大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以及股份制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呈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中间业务收入比重逐步上升,对盈利模式的改变日益起到关键作用(1)。由于管理的限制,我国中间业务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从而导致其发展比较缓慢,问题较多。所以,为了保证我国商业银行健康稳健地发展,非常有必要对时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由此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期能找到走出困境的坦途(2)。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利息收益大大降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成本低、高收益成为商业银行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厘清发展思路;突出差异经营,把握发展节奏;加强产品创新,注入发展活力;健全管理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加强支持保障,创造一个更好的管理体系(3)。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部分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中间业务的优化配置理论发展的过程。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构成;来分析如何建立合理的种类业务结构,才有利于降低银行成本、财务风险并可以提高公司收益。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分析我国目前中间业务的现状。分别从业务种类,综合人才;组成结构;市场分析等几方面阐述存在问题。与国外作比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苏娜(2013)认为,中国与西方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分类形式比较中,西方是从收入来源角度出发,分为五类,一是信托业务,指信托部门产生的交易和服务收入;二是投资银行和交易业务,指证券承销、从事金融交易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三是存款账户服务业务,包括账户维护等;四是手续费类收入,包括信用卡收费、贷款证券化、抵押贷款再融资服务收费、共同基金和年金的销售、自动提款机(ATM)提款收费等;五是其他手续费类收入,包括数据处理服务费、各种资产出售收益等。而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体制,我们有九类中间业务性质,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二银行卡业务,三代理类中间业务,四担保类中间业务,五承诺类中间业务,六交易类中间业务,七基金托管业务,八咨询顾问类业务,九其他类中间业务(5)。刘琳琳(2015)根据经营范围和品种比较,认为我国起步晚,加上严格的分业管理,发展收到了极大的限制,相比较之下西方种类繁多,尤其在各国纷纷打破了分业的限制实行混业以来,西方还经营着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这是我国现在这个阶段不能比的。在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比较下,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比重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范围太窄,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提高。不过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6)。李盈钰(2014)觉得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经历了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方面,在西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下,国外优秀的商业银行不断进入,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率市场化脚步的加快以及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力度的增强都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平衡盈利与成本的最佳选择,中间业务得到了我国银行界的青睐(7)。孙艳雪(2013)在经营观念与管理的比较上,认为我们只是把它当做了派生业务,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可是当代需要平衡好各个业务才可以协调发展,才可以使得利润最大化,包括现在西方是迅速扩张,成了战略选择,并且设置了综合部门满足人民需要,西方已经把中间业务当做了一项重要不可替代的业务,它成为了重要的收入来源与竞争项目。现在,事实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需求发展较快,对业绩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如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偏低、增速放缓、金融创新不足及业务同质化严重等(8)。潘夏冰(2014)对不同资信级别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将我国中间业务同外国中间业务相比,从发展的时间上进行比较,显然我国适合中间业务发展环境的形成较晚,从中间业务经营效果来看,外国中间业务的成长经历了长时期的考验,对于中间业务的处理相对较成熟,而我国中间业务由于起步晚,加之对个别中间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本土化的问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开展并不成熟,业务处理上存在着缺点和不足(9)。因此,杨巍(2013)认为为了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从国外中间业务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历史经验着手,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环境的可行策略,促进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与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范围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范围还十分狭隘,尚有很大的业务延展空间,处于规避风险、满足客户对银行服务日趋多样化的需求、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目的,美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中间业务品种(10)。美国学者Tara Rice(2004)认为当今发展形势趋于相同,各国策略也不同,而欧美在这一领域做得相对要高级,更加科学性,同时各国想要中间业务发展和谐必须理清差异性(11)。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5第一:完成写作大纲绪论。

3-19第二:完成开题后,写作初稿,查阅书籍。

5-6第三:完成初稿,等待调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赵磊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D] 2013 (2)金晔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北京交通大学[D] 2008 (3)王正遵 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问题研究 --以W行青岛市分行为例 中国海洋大学[D] 2013 (4)端木青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浅析 浙江工业大学[J] 2008S1 P17-18 (5)苏娜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D] 2013.3 (6)刘琳琳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D] 2015 (7)李盈钰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吉林大学[D] 2014 (8)孙艳雪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J] 2013(4)P66-68 (9)潘夏冰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D] 2014 (10)杨巍 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比研究 延边大学[D] 2013 (11) Robert De Young, Tara Rice. Noninterest Incom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U.S. Commercial Banks. The Financial Review . 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