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模式的选择对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1-15 03: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正式成立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融资融券交易来说,选择何种交易模式是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而融资融券交易是海外证券市场普遍实施的一种成熟的交易模式,引入了我国的证券市场结束了多年的#8220;单边市#8221;的运行模式,也会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究竟融资融券交易在推出后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何种影响?其是否发挥了平抑市场波动,提高市场流动性的基本功能?与此同时,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日益推行,关于推出#8220;转融通#8221;机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融资融券的授信模式选择、市场影响已成为监管层与投资者的关注重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融资融券交易的内涵、作用和基本制度研究我国融资融券在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并与国外的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历程相比较与结合,探究融资融券模式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到底是好的多一点还是坏的多一点。

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是融资融券机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以及我国引入融资融券机制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建议。

写作提纲大概分融资融券的基本理论,融资融券机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融资融券制度模式及比较,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模式的选择与发展,全球主要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概述,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控制体系构建及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海外有关融资融券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在对融资融券与证券市场波动之间关系,特别是融券机制与证券市场涨跌之间关系的探讨上。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融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波动的作用,并不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或造成股价的持续下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稳定证券市场的功能,对市场流动性有正面贡献。但是,还有些学者认为融资融券机制会加大股市的波动性,造成股价波动性加剧。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文献发现,在美国证券市场上,融券机制与证券市场涨跌关系不大,既不会造成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也不会造成股价的大幅波动。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基本认可第一类观点,即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融资融券机制不但不会打压股市,反而会起到稳定市场、平抑剧烈波动的作用。

国内关于融资融券模式选择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比较研究与规范分析的方法,学者们在对海外的授信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及借鉴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关于中国融资融券模式的选择方案。与海外成熟市场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我国国内有关融资融券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且多数集中在我国融资融券模式的选择方面,少数学者对融资融券与市场的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风险控制和监管方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考虑到融资融券交易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新生制度,本文拟系统概述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便对融资融券交易有更为清晰并全面的认识。然后,本文将通过分析全球融资融券交易的历史演进进程,以及全球主要的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特点来系统阐述各融资融券交易模式,以及对海外各国和地区融资融券制度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方式测算了我国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将会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其他国家和地区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模式。

5. 参考文献

崔媛媛、土建琼、卢涛、汤弦.融资融券运行现状分析及问题剖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0-10

郑丹.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杨艺新.融资融券的市场影响及模式选择[d],山东大学,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