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汇率作为一国与国际往来的桥梁,在国际金融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入世,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将融合的更加紧密,商品、资本、劳动力的流动更加频繁,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对外经济往来中的货币价格指标,也开始倍受关注。
在固定汇率制度时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多的是为了适应当期的经济政策,各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被隐蔽化,随着我国汇率制度的不断改革,人民币汇率最终将走向市场化,研究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变得更加重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从国民收入、通货膨胀水平、货币供应量、利率、外汇储备,以现行的汇率形成机制为背景,对影响我国汇率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找出影响我国汇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3、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影响人民币汇率因素的研究工作甚多,按研究方法可分为两类:其一是运用经济理论从实际数据出发进行研究工作。杨帆(2000)在《汇率改革与金融创新》中结合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过程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分析外贸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计算亚洲金融危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有效的影响。其二是根据经济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研究工作。林伯强(2002)在《经济研究》一文中应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也讨论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高估(或低估)的问题。潘国陵(2000)在《人民币汇率研究》提出利用推导出的适合开放经济的汇率决定方程提出工资率或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汇率的主要经济变量。 其他影响因素按重要性分别为:信贷和利率、固定资产存量和折旧率以及间接税。桑璐(2013)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一文中提出人民币汇率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促进了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但同时也要注意由汇率变动引发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我们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缓慢平稳升值。谢博婕(2014)在《汇率制度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探讨了汇率传递对一国贸易收支、汇率制度选择及货币政策选择等的重要影响,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汇率直接传递机制、汇率间接传递机制和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性研究。陈默(2014)在《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变迁》中认为汇率变动会通过改变产品的国内外相对价格对一国经济生活中的其他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汇率变动首先会体现在本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上,进而影响本国进出口商品贸易流量的改变,自然也会对本国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所得,最终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影响本国就业等。付婷(2015)在《以改革创新激活经济发展动力》一文中认为由于购买力平价反映了货币价格与经济水平之间的稳定规律,宏观经济均衡的分析框架能够更全面的探讨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所以将其作为研究均衡汇率的分析框架,则更有利于解释汇率变动的复杂性。实证结果表明各因素与实际中美汇率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其中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贸易条件及对外净资产这五个因素对中美汇率变动的影响更为显著。
2、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 Turnovsky (1997)提出了两商品资本积累模型。H.R.Madala (1994)提出了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途径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20世纪90年代由德国J.A.Muller教授发展并完善的自组织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对汇率变动等经济问题研究提供了合理的依据。Clarkamp;MacDonald (1997)提出了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该模型着眼于通过对实际汇率在一定时期波动特征进行建立模型的方法,即涉及了内部平衡也涉及了外部平衡。M.Goldstein amp;N.Lardy(2013)在《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发表的文章中说到中国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干预程度依然很大,人民币汇率目前仍然紧紧盯住美元管理浮动汇率形成机制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P .K.Narayan(2013)《Applied Economic Litters》发表的文章中研究了中美贸易平衡以及真实汇率发现中国贸易平衡和真实汇率与美国存在协整关系中国长期与短期的真实汇率弹性为明显正值,这表示人民币真实汇率贬值可以改善贸易账户。Roberts amp; Tyers(2014)在《Asian Economic Journal》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中国由于资本项目严格管制,利率改革实行逐步自由化的战略,因此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意味着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美货币政策将通过利率平价联系起来,但是因为中美面临不同的内外冲击,因此中国将遇到更大的挑战。但是,上述结果受到前提假设的限制,理论方法也具有片面性而且在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因素采取的指标体系也不相同,这样西方学者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准确性备受质疑。另外,研究人民币汇率水平时,忽略了中国基本国情尤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也会使西方学者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为按时完成该论文的写作计划,以时间为序的具体写作方案如下:
1、2022.12.1-2022.12.31,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2022.1.19-2022.3.19,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以及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 michael parkin,#8220;the exchange rate,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monetary an d fiscal policy under regime of controller floating,#8221;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 [2] government at risk ,edited by hana polackova brixi ,allen schick ,the word bank.
[3] dooley michael p, david folkerts-landau , peter garber. an essay on the 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 [j] . nber working paper 9971 , 2013 .
[4] 巴曙松,王志峰. 当前人民币汇率争议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文献综述 [j].浙江金融,2013(10). [5] 陈志昂,王义中. 论人民币汇率的双重均衡 [j] .管理世界,2015(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