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由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蔓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加剧了经济危机,全球市场低靡,股票市场出现多轮暴涨暴跌,短时间内美股熔断四次,原油价格大幅度降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不同市场间的风险传导效应增加。各国政府为了应对此次危机,维护本国经济的有序发展而频繁出台财政,货币和监管等相关经济政策,导致经济主体的政策不确定性升高。
虽然频繁的政策干预一方面能缓解各国短期内的经济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自身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伴随全球经济逐步放缓,逆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以及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发展,各国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会导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加大。这对政策制定者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并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作简要阐述。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
一文献分析法;通过寻找国内外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整理,从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作者,对其观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对比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相关假设。
4. 参考文献
[1] 周方召,贾少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与中国股市波动[j].金融监管研究,2019(08):101-114.
[2] 杨子晖,陈里璇,陈雨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基于非线性网络关联的研究[j].经济研究. 2020,55(01):65-81.
[3] 张克钦,李永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的全球溢出效应[j].财经科学. 2022(07):1-1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17-19周,第二学期第3-6周资料收集及前期研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论文有关的中外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综述,撰写前期研究报告,要求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图文并茂,不少于3000字;查阅与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献,并翻译出6000英文字符以上的资料。
(2)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7周:在前期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就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案进行论证,并给出写作提纲,完成开题报告,约1000字。
(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8-16周:撰写完成毕业论文,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