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秸秆沟埋还田通过开沟填埋秸秆,可以弥补高产田秸秆还田不均匀、 翻耕困难、 不易全量还田等缺点,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和环境条件,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并初步表现出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的能力,具有推广价值.研究概况:国内学者在秸秆沟埋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等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
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秸秆沟埋还田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蓄水能力,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提高作物产量[1-5]。
秸秆沟埋还田技术,是在作物收获后,利用开沟机在田间开出秸秆填埋沟,将秸秆整秆或粉碎后埋入沟内; 每季埋草沟与上一季沟有一定间隔,以此类推,几年后实现全田开沟、埋草一次; 这样就可以在实现秸秆全量还田的同时,达到了田块深耕一次的目的[6]。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加强对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从系统角度对整个技术进行评价。
同时,充分利用其对土壤养分、水分等因素的正效应,探索适宜的农业物资投入量(肥料等)和灌溉模式。
在区域上,从稻麦轮作区和北方春玉米区向其他典型农业区进行推广,进行区域适应性研究;通过农机、农艺融合与相互促进,实现秸秆沟埋还田技术的全面推广。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通过逐一分析沟埋还田三种不同因素分别对稻田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最终综合三方面结论,总体上把握秸秆沟埋还田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技术路线:研究方案:整个秸秆沟埋还田试验由3个单因子试验组成。
试验一:沟埋深度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沟埋深度因素分别为:空白对照、20 cm、30 cm、40 cm。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对秸秆沟埋还田三方面因素对稻田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较为系统,综合且多角度地分析了沟埋还田具体会对稻田土壤产生何种影响,研究深入且深刻。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7年6月9月期间进行田间实验,并在水稻的生长期内取土样2017年9月2018年3月对取得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2018年3月6月进行论文的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