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在粮食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水稻根系既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等物质合成与转化的重要场所,其形态和生理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2-6]。
可以说,水稻只有良好的根系,其地上部分才有良好的生长状况,才能够有良好的产量[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1.探索利用ct技术非破坏性地揭示根系三维立体构型的方法;2.探明长期氮磷钾配施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内容:1.展示水稻根系在土壤中的三维立体构型;2.测定水稻根系的形态指标(根长、直径、表面积、体积)。
3.比较分析两种处理下导致形态指标差异可能存在的原因4.形成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供测定根系形态指标的材料为ct图像,非根系本身,需采用具有较高精确度的ct扫描仪进行扫描,并采用vgstudio 2.0软件准确无误地挑选出水稻根系,才能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设置氮磷钾配施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两个处理,在连续30年以上以相同施肥比例种植水稻的地块上进行水稻根系带土取样,将土柱直接放到ct扫描仪上扫描,从扫描结果中准确挑出水稻根系,独立成像,测定不同处理下水稻根系的形态指标(根长、直径、表面积、体积),并作比较分析,以探明长期有机肥施用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试验地设在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土壤类型为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潴育型水稻土,耕作制为稻-稻-冬闲制,1981年试验开始时耕层土壤 ph 6.9,有机碳 16.3 g/kg,全氮 1.49 g/kg,全磷 0.48 g/kg,全钾 10.39 g/kg,有效磷(nahco3-p) 4.15 mg/kg,速效钾(nh4oac-k) 80.52mg/kg,黏粒(< 0.001="" mm)24.1%。
试验处理分为:npk(氮磷钾配施),npkm(有机无机肥配施)。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在于CT技术的大胆尝试。
以往对水稻根系的研究必须先将根系从土壤中洗出,再将根系展布在注水透明容器的水面上进行CT扫描,本研究对水稻根系进行非破坏性取样,带土直接扫描,不仅能够直观展示根系在土壤中最原始的三维立体构型,还能在测定时规避洗根导致的系统误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3-4 填报毕业实习申请书,课题正式开始2016.5-7 文献阅读与资料整理,完成文献综述一篇2016.7-8 完成取样并送至上海英华检测有限公司扫描2016.8-10通过阅读说明书和操作练习,学习VGStudio 2.0软件使用方法2016.11-12 采用VGStudio 2.0选出CT图像中的水稻根,生成3D图像并测定根系的形态指标2017.1-2 讨论分析导致测定结果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形成结论2017.3-4 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