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发芽性状QTL定位开题报告

 2023-02-16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生长后期连续阴雨导致我国南方地区穗发芽较为常见,穗发芽影响稻谷产量、稻米品质及种子质量。

近年来在培育高产的水稻品种时往往忽视这一方面,导致高产品种往往表现较高的穗发芽性,特别在杂交稻制种、繁种过程中由于920施用量的增加,穗发芽现象日益严重。

因此,若是能找到影响水稻穗发芽的基因便能从根本上解决穗发芽的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的水稻在成熟期遇到高温多湿的天气,种子会直接在穗子上发芽,因此,若是能找到影响水稻穗发芽的基因便能从根本上解决穗发芽的问题,就能达到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研究意义种子休眠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

在栽培过程中种子休眠的要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求播种后种子发芽迅速、整齐、成苗快,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另一方面,希望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防止种子在收获季节遇到不适宜的气候而萌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材料种植:将f3和bc1,单本栽植种植。

田间水肥管理等同于常规大田,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穗发芽鉴定:调查各家系抽穗期,即单株第一穗穗尖露出叶鞘2-3cm 记为该单株抽穗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针对当前国内优良品种穗发芽现象严重的现状,利用发现的突变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提取DNA,抽穗期统计,定期取穗,发芽率试验工作,并对其穗发芽QTL定位,为进一步克隆基因奠定基础。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利用已有的无休眠粳稻品系B1923与短休眠籼稻品系9311分离群体,及F2群体穗发芽性状调查结果,种植并进行F3的穗发芽性状调查,筛选双亲多态标记,建立F2和F3等群体的分子数据,并对分离群体进行,接着精细定位主效QTL。

2017年12月15日2018年1月12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2018年1月13日 1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2018年2月28日 3月16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2018年3月17日 5月1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18年5月1日6月1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