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拟人化作为一种常见的叙事手法,在文学、影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近年来,随着自然类纪录片的兴起,动物题材纪录片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因其独特的叙事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在这些纪录片中,创作者常常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方式,赋予动物以人类的情感、语言和行为逻辑,使动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也更容易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了纪录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拟人化叙事方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传播效果以及伦理争议等方面,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动物题材纪录片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纪录片发展历程、美学特征、文化传播等方面,对拟人化叙事方式的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探讨。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动物题材纪录片和拟人化叙事方式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2.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价值。
3.分析动物题材纪录片中拟人化叙事方式的具体运用,包括赋予动物以人类情感、使用人类语言进行表达、构建动物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并遵循严谨的研究步骤,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了解动物题材纪录片、拟人化叙事方式、纪录片传播效果、伦理争议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动物题材纪录片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如何运用拟人化叙事方式,以及这种叙事方式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和伦理影响。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视角新颖:将拟人化叙事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动物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和传播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内容深入:不仅分析拟人化叙事方式的具体运用,还将探讨其对观众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纪录片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影响,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拟人化叙事方式在动物题材纪录片中的作用和影响。
3.方法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动物题材纪录片拟人化叙事方式的多重面向,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雅欣.拟人化叙事视域下自然纪录片的生态伦理[j].新闻界,2022(18):83-86.
[2] 谭雨欣.纪录片《王朝》的叙事分析——以“黑猩猩”为例[j].青年记者,2022(14):68-70.
[3] 贾倩.试析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的叙事艺术[j].视听,2021(08):46-47 7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