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大班区域环境创设研究开题报告

 2024-01-03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由于区域活动可以满足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需要,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逐渐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和幼儿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体,也是区域环境创设的主体,但教师和幼儿所思考的点各不相同,前者关注区域活动的教育性、美观度和经济性,幼儿则更关注环境带给自己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这些不同其实师幼视角和需求不同造成的,但我们的环境创设是为了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因此应该将幼儿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但在实践中,区域设置与材料提供一般均由教师确定,幼儿的主体需要和参与权被忽视。
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目标来设计区域、提供材料本是理所当然,但是,有时候教师加班加点辛苦创设的区域环境与提供的区域材料幼儿并不感兴趣,并不能促进幼儿经验的有机生长,反而事倍功半。因而转变传统的儿童观,以“儿童视角”这种把儿童作为研究主体的新研究取向,反对传统教育研究中以成人为研究者所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倡导新的儿童观,主张儿童作为自身生活的专家,彰显其作为研究主体的生活体验和意义建构。
鉴于区域活动创设中幼儿参与机会较少的实践困境及国内外研究趋势,本研究采取以马赛克方法为主,观察法和访谈法为辅的研究方法,以d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观察记录表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且在观察记录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列出访谈提纲,对幼儿和教师进行正式访谈,以此分析总结d幼儿园区域环境的现状和幼儿对区域环境创设作用的真实看法。仔细倾听幼儿的声音,揭示幼儿视野中区域活动的特征,并对教师进行访谈,与教师关注点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儿童视角在实践中的实施困境,并为儿童视角的落实提出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黄小玲,崔彦会.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j].广西教育,2022,(13):17-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15 ~ 2022-02-19: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搜集相关研究资料。

(2)2023-02-20~ 2023-02-26: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