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冬季,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形封闭,冬季易受静稳天气影响,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冬季,作为采暖季,能源消耗量增加,加之逆温层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导致污染物更容易在近地面积累,形成严重的雾霾污染。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气边界层污染特征及成因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城市边界层大气污染特征、形成机制和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采用地面观测数据、气象数据和相关模型,对成都地区冬季边界层大气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形成机制。
1. 主要内容
1.分析成都地区冬季气象要素特征,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逆温层等,探讨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成都地区冬季气象观测数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以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2.气象特征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成都地区冬季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逆温层等,揭示其变化特征和规律。
3.污染特征分析:利用gis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成都地区冬季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包括pm2.5、pm10、so2、no2、o3等,揭示其变化规律和污染特征。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将重点关注边界层气象条件对成都地区冬季大气污染的影响,结合边界层高度、逆温层等因素,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2.结合典型污染个例,利用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变化特征,探讨污染形成的气象原因,为污染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3.将污染源解析与气象条件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气象条件下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对成都地区大气污染的贡献,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蒲维维,王跃思,李建东,等.四川盆地冬季pm_(2.5)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2017,38(12):4688-4697.
2. 邓明,张远航,王自发,等.2013—2017年成都市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学报,2019,39(01):229-239.
3. 廖婷婷,段玉森,王金南,等.成都市冬季pm_(2.5)污染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环境科学,2017,38(01):67-7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