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目标感知、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非道路环境下,例如矿山、港口、建筑工地等,由于环境复杂、安全事故频发,对智能化、可靠性高的传感系统需求日益迫切。
毫米波雷达具有全天候、非接触、穿透力强等优势,能够有效克服恶劣环境的影响,实现对目标的精准感知,为非道路环境下的安全生产、智能化作业提供重要保障。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长,国内外学者对非道路毫米波传感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将围绕非道路毫米波传感系统的需求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软件设计、系统测试与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
1. 主要内容
1.深入分析非道路环境的特点和需求,例如矿山、港口、建筑工地等场景,明确毫米波传感系统需要应对的挑战,例如环境干扰、目标遮挡、复杂天气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首先,进行文献调研,了解非道路环境的特点、毫米波雷达技术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其次,根据非道路环境的特点和应用需求,分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非道路环境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毫米波雷达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提高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精度和鲁棒性。
2.研究多目标跟踪算法在非道路环境下的应用,解决目标遮挡、轨迹交叉等问题,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3.设计一种适用于非道路环境的毫米波传感系统硬件平台,并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测试和验证,为非道路毫米波传感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磊,刘永刚,张萌,等. 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深度学习的路侧感知与预警系统[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52(04):1138-1148.
[2] 李阳,周正涛,张雨晨,等. 77 ghz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进展[j]. 雷达学报,2022,11(01):1-20.
[3] 刘永刚,王磊,张萌,等.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行人交通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1(06):1869-187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