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将具有稳定税基基础、税源广泛、易于征管的税种直接划归中央政府,加之地方政府需要承担越来越重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关乎地方的社会和经济事务,逐步形成了“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财政体系。据中国财政部资料统计,2017年地方财政支出共173471亿元,地方独享税税收为17381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的10%,即地方政府独立的税收自给率仅达10%。这种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的现象造成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加大。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营改增”试点前的2013年,营业税占地方税收的32.8%,在地方独享税收入中更占到52%,作为地方税体系中主体税种的营业税被增值税所替代,地方税体系已然不存在主体税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因为缺乏主体税种,导致税源流失,税收规模减少;地方收入不足促使地方政府追求“卖地敛财”、扩大非税收入规模、违规举债等行为;地方财力不足以支撑地方提供均等化服务等问题。滋生了诸如高额土地出让金、地方融资平台危机、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等种种乱象。因此,确立新的主体税种便是当务之急。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拟从房地产税改革的必要性研究出发,总结我国当前房地产税政策的不足之处,运用实证研究给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具体应用合成控制法,测度房地产税对地方税收收入、房价、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得出房地产税对其作用机制,并综合提出最优征收方法,达到完善房地产税的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选题确定后采取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文献,从中确定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随后文献综述的撰写,再次使用文献研究法对房地产税进行功能定位,为后期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方法较为新颖。
目前,大多学者都是用双重差分法 (did) 或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 (psm) 下的双重差分法 (did) 来进行政策评估,将合成控制分析方法投入到房地产税研究中使用的也是少之胜少。
本研究采用成熟的合成控制分析法评价房产税改革,同时全面的考虑土地税收收入、房价、居民收入再分配多方面变化。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9.12-2020.01:课题启动,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方案设计和项目研究目标, 完成项目总体规划;
2020.01-2020.03:提交开题报告,完成数据处理;
2020.03-2020.05: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讨论并修改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高分一号的洪泽湖水体面积提取及其季节性变化影响因素开题报告
- 牡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与趋势研究开题报告
- 农村宅基地置换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以江苏省A市为例开题报告
- “三权分置”制度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比较分析研究开题报告
- 农户土地流转风险认知对其土地经营的综合影响——以河南信阳农村地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满意度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指数和法的丹朱镇下霍村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开题报告
- 可行能力视角下被征地农民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
- 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不同规模城市的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 产城融合导向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约束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