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甜面酱作为中国传统的发酵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享誉海内外,其中甜味是其重要的感官指标之一。
甜面酱的甜味构成复杂,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酶解生成的糖类物质,以及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等。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风味需求的提升,对甜面酱的甜味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甜面酱的风味物质组成、感官评价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甜面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酵工艺优化、菌种筛选、风味物质分析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甜面酱中甜味物质分析、感官属性分析以及甜味物质与感官属性的相关性分析三个方面。
1. 主要内容
1.甜面酱中甜味物质分析:a.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现代分析技术对不同品牌、不同发酵阶段的甜面酱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其主要甜味物质(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的含量;b.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甜面酱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结合相关数据库鉴定其种类,探讨挥发性风味物质对甜味感知的影响。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甜味物质分析方法、感官评价技术、甜面酱风味研究现状等,为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实验研究阶段:a.样品采集与处理:采集不同品牌、不同发酵阶段的甜面酱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如粉碎、提取、浓缩等,以备后续分析。
b.甜味物质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对甜面酱样品中主要甜味物质(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系统分析甜面酱中甜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并结合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深入探讨甜面酱甜味形成的机制。
2.构建甜面酱感官评价体系,结合感官评价数据和甜味物质含量数据,揭示甜味物质与感官属性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甜面酱甜味感知的关键因素。
3.本研究将为甜面酱的品质提升、风味调控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刘晓兰, 赵欣, 陈庆, 等. 甜面酱风味物质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12): 289-296.
2.张艳, 孙宝国, 陈海涛. 基于电子舌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牌甜面酱的风味特征[j]. 食品科学, 2019, 40(16): 303-310.
3.陈健, 王静, 王成涛, 等. 响应面法优化甜面酱酶解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43(15): 184-19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