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课题的意义
苏淮猪是我国重要地方品种导入大约克猪血统进行选育的新品种,其性状结合了淮猪的繁殖性能和大白猪的生长性能优势,是优良的培育猪种[1]。猪群繁殖力水平是规模猪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母猪繁殖力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母猪本身的遗传基础,而猪的繁殖性状主要包括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其中产仔数与母猪年生产率密切相关,所以加强产仔数的选择,对提高苏淮猪的性能至关重要。产仔数受复杂多基因控制,遗传力很低,采用传统的选育技术提高猪产仔数进展较慢[2]。因此,研究并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对高产相关基因开展标记辅助选择以提高猪的繁殖性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的目标
利用pcr技术、基因测序等技术,研究苏淮猪rs81447100位点多态性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为生产实践中增加产仔数而进行的选育提供分子标记信息,以期提高苏淮猪的繁殖性能。
2.2研究的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3.1.1采集样品
采集苏淮猪猪群中具有繁殖记录的经产母猪的耳样,用盛有浓度为百分之七十的酒精溶液的离心管保存,放置于保温箱中送回实验室,放置于-20度的冰柜中保存。
4. 研究创新点
在猪的商业化品系选育中,繁殖性状如产仔数、乳头数等在母系猪的选育中尤为重要。而产仔数是母猪重要的生产性状之一,反映了母猪繁殖力水平,但传统选育方法基于表型选择,选育过程缓慢。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分子辅助标记选择技术对高产相关基因开展标记辅助选择,缩短了世代间隔,提高了选择强度,增加了选择的准确性。
国内外均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部分猪品种进行产仔数选育的报道,而苏淮猪是我国特有的地方猪品种,可供获取的实验材料较为稀少,并且少有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方法对其进行产仔数选育的报道。本课题可在后期鉴别影响培育猪种的候选基因时提供参考,并在生产实践中为开展苏淮猪的产仔性能选育鉴别提供有效的分子辅助选择标记,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年7月,查阅并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2018年7~-8月,前往苏淮猪养殖场采集耳样,并收集相关样品猪的繁殖记录;
2018年9-~10月,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苏淮猪耳样中的dna;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