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被认为是主要驱动力之一。
如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生态挑战,构建具有较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已成为当前城市生态建设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人工近自然群落构建作为一种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生态恢复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并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工近自然群落构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人工近自然群落构建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在植物选择、配置模式、群落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百花园场地概况调查与分析:对百花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为近自然群落构建提供基础数据。
2.植物材料选择与分析:根据百花园的立地条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等进行分析,为植物配置提供依据。
3.近自然群落构建原则与技术:阐述近自然群落构建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自然规律、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优先等,并介绍相关的技术方法,如植物配置模式、土壤改良、植物养护管理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实验分析、模型模拟等多种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人工近自然群落构建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对百花园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场地地形、气候、土壤等相关数据,并分析其植物群落特征,为群落构建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将人工近自然群落构建理念应用于城市公园百花园建设中,探索适宜于城市公园的近自然群落构建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2.在植物选择上,注重乡土植物的应用,并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生态功能和文化内涵,以期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3.在群落构建过程中,注重群落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并考虑群落的动态演替过程,以期构建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 参考文献
[1] 张金政,马克明,李锋,等. 基于近自然理念的城市森林营造模式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2021(04):132-138 146.
[2] 孙雪莲,刘艳红,王成. 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园林,2018,34(04):13-1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