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的农户居住空间演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4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遥感,作为采集地球数据及其变化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实际应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遥感数据源向着更高光谱分辨率和更高空间分辨率发展的同时,处理信息技术也更加成熟;在应用方面,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向着更系统化,更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是遥感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目标、内容:我国对农村集中居住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已历经十余年,从最初的设想、规划、试点建设,到今天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在我国苏浙一带,由于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化程度较高等因素,旧的传统的农村居住模式已逐步向集中地整体规划模式转化,为我国的农村集中居住模式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这种新的农村居住模式,能够适应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与城市生活水平接轨。

拟定解决问题:解决农村居民点破碎化和集约用地的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研究模块化的新式农村建设改进意见,提供个性化的能够适应不同地质地理和人文条件的意见建议,改进新农村建筑排布、生产循环、生活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利用遥感技术对农村地区进行分析,研究居住模式的不同对当地经济状况的影响。

从农村居民点整体和内部两个层面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状况及其动力机制,利用rs和gis技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三期影像,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及其内部景观格局变化引入景观格局修正因子、马尔科夫链模型,测算了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和布局调整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分析,提出了农村居民,毅整理方案和实施策略,以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与规划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建设集中居住的新农村社区居住模式,需要从农舍的居住环境改善发展到村庄的整体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 1、利用rs技术,能够大范围的收集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信息,包括建筑排布,作物生产集约化程度等等,能够比较全面的分析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弱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利用rs技术将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结合起来,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3、从农村居民点整体和内部两个层面,对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 进行定量分析;。

创新之处:利用rs技术,获得大量的农村航拍数据,易于通过整理归类不同地理地貌自然环境的优秀农村建筑排布,对于优秀的地区建筑模式亮点进行分析抽象,撰写模块化建议,利用模块可以针对目标农村地区的建筑模式提出优秀的改进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10月提交文献综述2017年3月10日完成课题提交和开题报告审核。

2017年3月-2017年4月完成利用rs技术对连云港目标农村进行信息收集,利用互联网收集国内外其他先进农村的遥感数据,整理分析它们的优秀建筑分布等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地质地理情况生成模块化建议,并对连云港目标农村提出改进建议。

2017年四月结合收集到的信息和分析结论,写出课题论文,完成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