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费县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8 10: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课题意义

易地扶贫搬迁,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解决生存恶劣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标的根本途径。自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至今,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而扶贫政策本身所针对的正是未脱离贫困的农民本身,致力于基层脱贫。本研究针对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主体,对于农民满意度的研究可作为衡量农民幸福与否的直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土地利用效益及阶段成效。本文基于山东省费县的易地扶贫项目对其中涉及到的农民满意度展开调查研究,具体有如下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基于易地扶贫不同项目中土地利用现状的不同,研究分析其不同因素对农民满意度的影响,了解农民的需求,探索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子目标一: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当地扶贫情况的分析,对扶贫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大致划分。

子目标二:根据有关理论分析和实地考察,对影响当地农民满意度的因素进行探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制定问卷。

子目标三:根据问卷调查及模型建立,对影响农民满意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农民满意度的比较探索出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土地利用现状及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对易地扶贫中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产业类型进行划分,同时通过分析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不同因素,对其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及回归模型分析

对农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分别对于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的不同因素进行调查,并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因素对于农民满意度的影响情况,并对农民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农民满意度实证分析---以山东费县为例

通过对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不同因素的文件调查及模型分析,比较出对扶贫农民影响最大的因素及当地农民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通过对不同产业类型下的农民满意度情况分析,探索出在当地较为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为扶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测算结果和分析成果进行总结,探索当地农民满意度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附论文框架

1. 绪论

2. 易地扶贫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1研究区域易地扶贫的土地利用情况

2.1.1第一产业

2.1.2第二产业

2.1.3第三产业

2.2易地扶贫的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3. 影响农民满意度的指标体系构建及模型建立

3.1农民满意度影响指标体系

3.2农民满意度回归模型建立

4. 实证研究

4.1研究区域概况

4.2数据来源及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4.3农民满意度的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4.3.1第一产业农民满意度分析

4.3.2第二产业农民满意度分析

4.3.3第三产业农民满意度分析

4.3.4综合分析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本研究将易地扶贫中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农民满意度进行关联研究,探索对于农民而言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

②本研究力求明确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各类影响因素。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基于山东费县国土资源局数据及问卷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主要运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某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以探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自己观点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阅读,了解易地扶贫政策对农户满意度以及地区发展的影响。总结专家对各项政策的分析解释以及全国各地扶贫的大背景下试点小区域易地扶贫的变化等客观因素及其影响,从而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法

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这种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本文在阅读文献、理论探究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的临沂市费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运用spss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变量分析

统计分析拟采用两种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卡方检验的交叉表方法进行单变量分析,考察经济、社会、生态等对当地土地利用效益是否有影响。然后再根据Binary Logistic方法建立考虑多个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对易地扶贫土地利用效益存在显著影响的自变量,并区分这些自变量取值所代表的对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差异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对整体情况进行预测。所有数据均来自实地调查数据,确保真实性、权威性。

方法的应用具体包括:

(1)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对于所有的定量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1建立问卷库,并由两人对问卷结果进行输入,对比检验出输入错误。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运用SPSS软件对易地扶贫中迁出地不同扶贫方式影响土地利用效益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SPSSfor Windows是一个组合式软件包,它集数据录入、整理、分析功能于一身。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建立一组数据,通过SPSS中的非参数检验的卡方检验功能将原变量添加进检验变量列表中,进行检验。通过观察显著性P值,也就是sig.值 ,如果P0.05,说明上述变量因素即为显著。

(2)模型的选择

根据Binary Logistic方法建立考虑多个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BinaryLogistic或称logit回归,是根据一个活多个连续型或属性型的自变量,来分析和预测0/1二值品质型因变量的多元量化分析方法,属于法律性非线性回归。对因变量可为多变量,但自变量则无特殊要求,分类或连续均可,系统自动以最小值为参照。以各观测都减去该变量的均数,这样就以均数为参照值。

方程表达式:

Pi 表示每个事物A可能出现事物类型 i 的概率;X 表示各驱动因子;β是各驱动因子的回归系数,表示各驱动因子与事物A的相关关系。

(二)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见下页图

(三)可行性分析

①已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料,初步获得了山东省费县崔家沟的相关经济数据、土地信息、调查问卷等,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②研究方法可行,本课题采用了文献综述法、实地调查法、spss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均具有可行性。

③研究样本可行:选取山东省费县崔家沟进行研究,因为该地区为山东易地扶贫典型地区,扶贫进程较为成熟,具有代表性与研究意义。通过对该地区易地扶贫种不同方式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对土地集约利用,形成更高的效益和更好的监管。

④毕业论文指导张老师拥有严谨的学术风范、纯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毕业论文指导经验,能给本研究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持和精神影响。

问卷调查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农民满意度

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绪 论

4. 研究创新点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研究将农民满意度与易地扶贫中的土地利用方式相结合进行研究,探寻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弥补了单一研究某一方面的不足。研究结果将会对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便于选择最合适的扶贫方式,使政策的制定既能使土地合理利用,又实现效益最大化,有助土地资源开发、高效集约利用、规划与管理。并且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调查较少。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研究进展阶段

内容

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

1、阅读相关文献和收集资料

2、与教授探讨论文的可行性

3、制作调查问卷

4、实地调研,收集问卷数据

2017/10/1---2018/2/1

论文撰写

前期

1、 撰写文献综述,整理文献资料

2、 确定论文题目

3、 列出论文大纲和时间安排

4、 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

2018/2/1---2018/3/9

中期

1、 根据列出的大纲进行撰写

2、 对数据进行处理,构建相应模型

3、 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农民满意度情况

4、 完成中期检查

2018/3/9--2018/4/7

后期

1、对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相应建议。

2、完成论文草稿

2018/4/7--2018/5/7

结题

提交最终成果并定稿答辩

2018/5/7--2018/6/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