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是构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物质前提,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农民长远生计、社会稳定与发展和生态安全。
首先,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长远生计。
我国现有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耕地资源总量小,人均占有量不足已构成我国不可忽视的基本国情。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3 研究目标课题选取江苏省泰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影响耕地保护农民满意度的20项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多指标的重要程度和农民的满意程度,运用四分图模型评价耕地保护农民满意度。
从中找出影响农民对耕地保护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合国情提出改进耕地保护制度的建议。
4 研究内容4.1 耕地保护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四分图模型目前在国内应用很广,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做顾客满意度调查时均采用该模型,这个模型简单明了,分析方便有效,而且不需要应用太多的数学工具和手段,无论是设计、调研,还是分析整理数据,都易于掌握,便于操作。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6 研究方法本项目将主要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具体的实践问题中,结合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基于调查与模型的结合使用,来达到探究耕地保护农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项目中具体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有:(1) 文献综述法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该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深入阅读,了解、汇集各个学者对于耕地保护制度探究、以及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建议的研究成果,为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与学术支撑。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将广泛运用于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四分图模型应用到耕地保护农民满意度的评价中,是一种积极可行的尝试。
研究表明,模型简单明了,在得出定量评价结果的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评价指标分类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适用性较强。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4月6月 重点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上资源,对课题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充实自身对于耕地保护制度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并记录和学习未来可能利用的知识,如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文献综述2016年9月12月 通过自主的文献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体会和获取学者观点或研究方法的精髓,深入了解耕地保护制度,确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考虑可行性,最终定下论文目。
论文题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高分一号的洪泽湖水体面积提取及其季节性变化影响因素开题报告
- 牡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与趋势研究开题报告
- 农村宅基地置换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以江苏省A市为例开题报告
- “三权分置”制度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比较分析研究开题报告
- 农户土地流转风险认知对其土地经营的综合影响——以河南信阳农村地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满意度研究开题报告
- 基于指数和法的丹朱镇下霍村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开题报告
- 可行能力视角下被征地农民满意度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
- 人口老龄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不同规模城市的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 产城融合导向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约束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