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19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及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效。

城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方改变,消费需求阶段性变化,使得土地的多功能性得以显化,土地功能也显示了多样性的特点。

在社会经济发展初期,人们以生存需求为主,对土地的依赖主要是以食物的索取为重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城市为例为例,探寻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多功能状况,充分理解和掌握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丰富的经济或生态评价方式,探寻土地利用多功能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进而通过合理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土地利用多功能动态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学规律找出影响土地多功能表达的障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定量化依据。

2. 研究内容(1)分析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状况:分析2008-2018年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当角度开展多功能评价,具体包括长三角地区土地数量和结构变化、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多样性变化和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集中程度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土地多功能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学习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土地多功能内涵及评价方法, 结合研究区实际, 从土地自身属性和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定性分析土地多功能显化机理,选取指标。

(2)综合评价法:通过指标选取、数据标准化、权重确定建立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数学模型加总计算各研究对象的土地多功能分值。

(3)定量分析法:使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土地利用用多功能评价的障碍度进行定量分析,找出各地区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表达的障碍因子再进行比较分析。

2.技术路线

资料准备

综合评价土地多功能

障碍因子诊断

文献综述

空间差异

结果分析

提升长三角地区土地多功能利用建议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土地利用多功能类型划分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理论

建立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获取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处

3.实验方案

(1)资料准备

通过网络数据库充分阅读相关文献和了解现阶段政策,并进行文献的综述归纳,初步构思论文大纲和问卷内容。

(2)调查区域及对象

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作为样本调查区,通过各地的统计年鉴的数据比较,选择数据契合度高,代表性强的的地区作为样本。

(3)数据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stata分类别对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和筛选。

(4)总结前期工作,减少误差

通过查阅文献、询问老师,思考研究过程中是否存在路线偏差;检查已有的数据,有必要则进行补充调研,以得出更完整的结果,尽量减少误差。

(5)撰写报告

根据确定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论文写作。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障碍及影响,为政策优化提供建议。

4.可行性分析

(1)理论可行性:在此之前,学界关于土地多功能性的评价已经有了多次尝试,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的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可供参考的资料充足。

(2)数据可行性:此次研究的大部分数据直接来源各城市的统计年鉴的统计指标或由统计指标根据公式换算得到。

(3)基础可行性:知识储备丰富,专业基础扎实,能够熟练运用Excel、Spss等软件,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

4. 研究创新点

(1)对象创新:现有学者针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作研究时,对象多为一个地级市或区域。极少有学者将研究对象定于一个经济城市群,且目前没有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研究。

(2)内容创新:本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发展和影响因子,综合分析时间和空间的演变对于土地多功能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类型发展的影响。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20年1月10日~2020年3月10日:查找相关文献并进行梳理归纳,完成开题报告,形成论文大纲,确定研究对象。

2020年3月11日~2020年4月15日:明确调研思路和内容,进行更多资料的收集。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完成中期检查材料。

2020年4月16日~2020年5月31日:检查前期资料,若有必要则进行补充论证,进行数据分析,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定稿并进行自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