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属革兰阳性球属,种类繁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是一种呈球状的细菌,在光镜下可观察到呈葡萄串状排列;无鞭毛、芽孢,是一种兼性厌氧的球菌[1]。
葡萄球菌不仅可以感染多种动物而且可以感染人,对动物和人类都有一定的致病性。
其可引起溃烂性感染、食物中毒、疳病、肺炎、馈烂性关节炎、骨髓炎、心内膜炎及脓毒血症[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分析耐利奈唑胺葡萄球菌的耐药现状。
研究内容:本实验从江苏集约化猪场进行采样,健康猪采鼻拭子,对病猪进行剖检取组织样。
通过划线接种,革兰染色, pc鉴定等分离出葡萄球菌,然后通过pcr和加药平板筛选出耐利奈唑胺菌株,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测出不同抗菌药物对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细菌的耐药现状。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法:本实验所采的菌株来自于江苏省、的集约化猪场。
主要的步骤包括:1.样品采集1.1健康猪主要采集鼻拭子,每头猪尽量在鼻腔深部不同位置采集三次,采样时要用无菌的pbs浸湿棉签。
1.2对病猪,最急性和急性病例可无菌采集死亡猪的心、肝、肺、肾、脾脏、脑、淋巴结等组织,剖开后用无菌手术刀切下一部分脏器,用消毒过的镊子放入无菌的10 ml ep管中。
4. 研究创新点
由于各地区葡萄球菌流行情况,用药情况,耐药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为猪场提供参考用药时,不能仅依赖文献进行选择。
本实验从当地猪场进行采样,临床分离出菌株,并针对耐利奈唑胺菌株进行药敏实验,选择合适的药物,为葡萄球菌病的防治用药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7.10.22第一次采样2017.10.23-2017.10.27样品的扩增以及第一次平板纯化2017.10.27-2017.11.3 第一次纯化菌株PCR2017.11.3-2017.11.7分离菌株的保存以及第二次的纯化培养2017.11.10-2016.11.20MIC测定2017.11.25第二次采样2017.11.26-2017.11.30样品扩增,平板纯化2017.12.1-2017.12.30 分离鉴定2017.12.18第三次采样2017.12.18-2017.12.28分离纯化因为样品较多,且采样不止一次,采样后进行的鉴定项目可以同时交叉进行。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